战前态势

战前态势

在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人的新皇帝完颜亮上台后再次发兵南下攻打宋朝。

完颜亮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庶长孙,金代第四位皇帝。完颜亮是靠杀掉金熙宗而登上帝位的,是一个极为残暴的君主。在他之前,金熙宗在位,熙宗是阿骨打的嫡孙,完颜亮认为自己是金太祖的长子完颜宗干的儿子,也是太祖的孙子,所以也想当皇帝。

金熙宗喜欢乱发脾气而杀人,最后把自己的亲兄弟都杀光了,完颜亮利用大臣对熙宗的畏惧与仇恨心理,发动了宫廷政变,杀死熙宗,自己称帝。他登基后,为了防止其他宗室子孙夺取帝位,同样大开杀戒,先后杀死数百人,甚至把自己的嫡母也杀死了。这让他在金朝上层很不得人心。之后他又迁都燕京,得罪了金朝的贵族。这都让他的政治基础大为不稳。此外,他又极度荒淫。

在权力根基非常不稳固的情况下,他又出兵攻宋。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月,金兵分成四路南下。一路从海上向临安进军,一路从蔡州(今河南汝南)进攻荆州(今湖北江陵),一路从凤翔进攻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最主要的一路,由完颜亮亲率,进军寿春(今安徽凤台)。

面对金兵的全面进攻,宋人抵抗不住,退守江南。此时,完颜亮的从弟完颜雍,在东京(今辽宁辽阳)称帝,金军人心动摇,加上水军又被宋军击败,金人已无斗志。

但完颜亮不肯无功而返,决定先取南宋,再北上平定内乱。于是自和州渡江攻宋,宋将虞允文大败金朝水师于采石矶,战船全被宋军烧毁。完颜亮被迫移驻瓜州渡,仍无退意,对军中下令:“渡江不得,将随军大臣尽行处斩。”结果激起了兵变,完颜亮被杀,金军北撤。

这次战役,宋胜金败,主要原因是金人发生内乱,但宋臣虞允文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虞允文并不是武将,他在绍兴二十三年(1153)中进士,先任通判彭州、权知黎州、渠州,当完颜亮率金军进逼长江时,他为中书舍人,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既不是统军的将帅,又不是主管政事的大臣。当时,两淮前线的宋军全部溃败,金军如入无人之境,完颜亮计划从采石渡过长江。

这时,虞允文受朝廷之命,到前线慰问守军。在他到达采石时,此地守军的新任主帅李显忠还没有赶到,王权的部队不战而退,宋兵全无士气,根本不敢应战。

虞允文当机立断,首先稳定了军心,激发起将士们敢于作战的信心,再把沿江各处乱军迅速集合加以部署,凭借长江天险,利用宋军在水军方面的优势,在采石矶阻止了金军,取得了著名的采石矶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