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篱三层的军事大谋

藩篱三层的军事大谋

孟珙的防御体系另一个特点是藩篱三层,即为整个防御体系设立三层防线,第一层设在川东的涪州、万州,第二层设在湘西北的鼎州、澧州,第三层设在湘西南的辰州、靖州及广西桂州一带。

藩篱三层的体系具有远见卓识,尤其是当时不被重视的第三道防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孟珙当时就已看出蒙军有从云南、广西迂回进攻湖南的可能性,但他不赞成朝廷随意向广西边境派兵,认为那里遍布少数民族部落,只需要择人分布数地,使之分头治理少数民族,再根据险要形势,随宜措置,创关屯兵,积粮聚刍即可。他认为就算蒙军入侵,如果得不到当地土著的支持,必会进退两难。而一味增兵,不但空费粮饷,还会激化军队与当地人的矛盾。果然,在孟珙去世六年后,忽必烈等人率蒙军就是过吐蕃、灭大理、入湖南,验证了孟珙的预见非常正确。

在这个防御体系中,最重要的是京湖战区,此处是整体防御的中心。他认为,长江从上游的秭归到中游的寿昌(今湖北鄂州),防线漫长,既有渡口,又有关隘,如果处处防守,则兵力根本不够。中游重镇江陵城,四周都是良田,孟珙认为平原不能阻挡骑兵,于是他组织军民在江陵附近以沮、漳、汉三条河流为依托,建起堡垒和隘口。后来襄樊失守直接导致南宋灭亡,证明京湖地区对于南宋的重要性。

由于孟珙建立了机动防御体系,在广大地区形成了厚实的作战能力,使得蒙军数十年不能南下灭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