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  “疫”战到底

十一、宿迁  “疫”战到底

“要坚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强化底线思维,履职尽责、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硬仗。”1月22日,时任中共宿迁市委书记张爱军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宿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沉着应对,统筹调度,精准施策。全市8000个基层党组织和24万名党员,知难而进,勇当先锋,咬紧牙关全力打好疫情阻击战。

(一)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如果每一座堡垒都能做到站稳脚跟、守住阵地、坚强有力,那么整个战役不论是开局迎战,还是盘中决战,必然是势如破竹、无往不胜的。

1月26日深夜,市政府大楼七楼东面灯火通明,几名组工干部戴着口罩,围聚在一起,正在起草号召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抗击疫情的倡议书。

大年初三的早上,全市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先锋宿迁”微信公众号看到这封“召集令”。“组织部门见事早、行动快。”回忆起40多天前的那一幕,市卫健行业党委工作人员王早斌深有感触地说。

号角响,闻令动。市卫健、市律协、市快递、市互联网等6家行业党委以及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市委市级机关工委等30余家市级机关(党组)党委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在条线进行部署安排。

1月29日,一面鲜红的党旗在宁宿徐高速公路宿迁主线收费站迎风飘扬,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卫健委的35名党员摩拳擦掌,结成疫情交通管控第一临时党支部。

临时不临乱,防控更有力。30多天的联合执法,临时党支部的党员不分昼夜,顶风冒雪,不敢有丝毫疏忽,不放过一个疑点,累计检查驶入车辆3万余台,重点疫区人员350人,送往医院检测16人。

这样的临时党支部,遍布在全市抗击疫情的各个角落。据统计,市、县两级先后成立143个临时党支部,将联防联控、道路值守、医疗救护等急难险重任务扛了起来。

支部建在线下,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同样体现在线上。“最令我感动的还是我们的党员,我在群里喊一声,大伙都喊到,没有一个退缩的。”沭阳县钱集镇效佐社区党委书记唐海军说。

宿迁市1300多个村,村村都有线上党支部。党员微信群及时发声,不见面地将上级精神传达到每一名党员,党员先知先行,带动群众紧紧跟上。

农村是熟人社会,知根知底,城市相对陌生,相逢不相识。疫情期间,一群“党员楼栋长”将“生人”社会“炒熟”。全市159个城市社区中成立556个网格党支部,万余名“党员楼栋长”在各自楼栋党小组履职尽责,较好地发挥了信息收集、宣传引导、代办服务、新风倡导作用。

泗洪县重岗街道董沟社区兴康花园小区“党员楼栋长”刘益铭主动推迟婚礼,始终奋战在社区防疫一线。周边老百姓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党员楼栋长,服务有“栋”力!

(二)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如果每一面旗帜都能做到光风霁月、迎风招展、逆风飘扬,那么整个场面不论是城市街道,还是农村学校,必然是一呼百应、群情激昂的。

2月25日,省委宣传部开展“最美防疫先锋”表彰,泗阳县众兴镇红光社区党委书记李飞成为全省10人中唯一一名社区党委书记。

“也没什么别的想法,就一个念头,要对得起党员的称号,书记的职责,我要对辖区的28640名居民负责。”李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疫情期间,李飞行走在社区所辖的16个小区,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微信步数5万以上。

党员有好形象,也有好口碑。“患者遥问我籍贯,我姓江苏名党员。对抗新冠莫孤单,白衣相伴共承担。”这是江苏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宿迁队员张荣用微信记录在武汉的点滴感受。

“能告诉我你们来自哪里吗?我想和你们拍张照,发个朋友圈,将来也知道是谁救了我。”2月16日下午换班时,一位患者对张荣和同事说。

张荣笑着说:“我们都是来自江苏的护士,我们共同的名字就是党员。”党员,这个名字自带光芒,更肩负沉重使命。

市公安局宿城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唐明清是宿迁市唯一一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月31日,连日高负荷的工作和紧绷的精神状态,让这位52岁的老党员再次体力不支,发生眩晕状况,同事要将他送到医院,被他婉拒了。

“疫情当前,医院都太忙了,我家属在医院工作,回家我挂点水就行了。”

“就行了、等等看、以后再说”……面对疫情,广大党员总是在将就自己、委屈自己,但换来的却是万家平安。而这些,也在感染和带动着周边的每一个人。

“党员的身份意味着一种义务,代表着一种责任,党员就要做出党员该有的样子。”作为江苏省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长杨茗岚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长江边,党旗下,风吹乱了头发,握紧的拳头更有力量。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总计785人递交入党申请书,已有272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26人被接收为预备党员。

(三)一次关爱就是一份激励

如果每一次关爱都能做到及时送达、直抵人心、有应有答,那么整支队伍不论是鏖战前沿,还是整装待命,必然是众志成城、砥砺前行的。

“请您出示居民出入卡。”在宿城区古城街道项王社区项王小区二期东门口,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引导居民进行出入登记。

“他们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来了之后直接投入到防疫一线,极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项王社区干部说。

疫情发生后,市县两级第一时间选派5000余名优秀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村、企业和学校“四个一线”,累计帮助排查风险点、解决实际问题4.5万余个。

“感谢‘娘家人’对我们的挂念,这份保险,让我们干事更加有底气、有动力、有保障……”2月19日,泗阳县里仁乡朱家圩村党支部书记张克林联合市内其他7名全省“百名示范”村书记,给市委组织部寄来一封感谢信,感谢为全市12319名村(社区)“两委”人员统一购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关爱保险。

购买关爱保险的做法在全省设区市是首家,这也是落实《关于激励关爱全市党员干部人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若干措施》的具体举措之一。而在培养使用、考录选聘、晋升职级、评定人才等方面,还有更为丰富的“大礼包”。

“隔离疫情,却不能隔离我们和群众的联系和服务。”宿豫区来龙镇党委组织员、玉皇村党支部书记吴艳斌说,自疫情发生以来,他把自己两个年幼的孩子留在家中,一直在村工作,从未休息。

不顾自家孩子,心中却惦念着群众的孩子。为解决学生打印学习资料困难的问题,他自掏腰包为村里中小学学生提供学习资料620余份,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吴艳斌因在疫情期间表现突出,经组织研究决定晋升为四级主任科员。

据统计,在疫情期间,宿迁市先后有195名机关干部、180名村(社区)干部因表现优秀,被提拔重用。及时奖励让广大党员干部更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