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业高破“疫”前行的老支书

十三、单业高破“疫”前行的老支书

43826、51223、44665……这是抗疫期间淮安市淮阴区渔沟镇杨庙村党总支书记单业高的微信运动步数,作为淮安市唯一在任的40年以上老支书,在疫情期间,单业高坚守在一线,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硬核”措施,带领村民打响了疫情防控保卫战。

(一)冲锋——最坚定的行动自觉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大年初一的早上,正在吃饭的单业高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老单,接上级通知,你马上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做好抗击疫情工作”。接到乡镇防控命令后,单业高立即放下碗筷,一路快跑到村部,拿起大喇叭发起了党员“集结令”。村党总支56名党员在20分钟内全部集结完毕,在单业高的带领下,召开了“抗瘟疫、护家园”誓师大会,每一名党员都立下了“疫情不退我不退”的庄重承诺。

“我们是党员,我们要先上,大家必须拧成一股绳,全力保护好村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这是单业高在誓言大会上的发言,也是自己对全体村民的表态。

在防疫过程中,单业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用人品换人心、用公正换和谐、用服务换服从、用务实换价值、用信誉换信任、用民生换民声等“六用六换”工作法,带领党员干部吹响抗击疫情的冲锋号。56名党员每人负责联系5—10个农户,帮助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各类困难,同时,按照原有网格治理负责范围,组建5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每天进村入户向群众不间断地做好宣传、劝导、排查,共发放、张贴宣传资料3000多份,宣传排查651户2850人10000余人次,劝导延期办酒席12家,阻止集中娱乐活动20余次,喷洒消毒药水140多公斤。

在中组部动员党员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时间,单业高立即组织党员捐赠善款1.8万余元,其中单业高个人捐款5000元。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我们党员个个都是好样的,永远都是冲锋在前、吃苦在前。”这是单业高的骄傲。

(二)坚守——最牢固的健康防线

老单每天都是“日行万步”,轨迹绕着村子一圈又一圈,不厌其烦地劝说农户:不出门、不集聚、有问题、找老单。老伴说他连做梦都会念叨这几句。在对外地返乡人员与密切接触者管理上,单业高上门比自己回家还勤,他盯着每家每户的门什么时候开过,车什么时候动过。

“单书记永远不知道疲倦,不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能看到他。”杨庙村副书记石学国回忆说,“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在卡口值守到凌晨1点,第二天早上不到6点他就拎着早点到一户密切接触者门前了”。

村里百姓逢年过节爱凑一起打打牌,消磨时间,个别村民经常“顶风作案”,为此单业高经常“潜伏”在村里的各个角落。一天中午,在三组老胡家,几个村民刚把桌子摆上,单业高就已经赶到门前,村民常戏谑:“单书记是千里眼、顺风耳啊,有什么事能够逃过他的耳朵和眼睛?”在他的全方位、无死角的督促检查下,村里再未发生一起集聚事件。

对于基层一线工作者,疫情既是对耐力毅力的考验,也是对精力体力的考验。常年在农村工作、已过花甲之年的单业高,患有心肌炎、胃炎等多种慢性疾病,一发作起来就痛得满头大汗。持续的劝导说教、来回奔波、统筹协调和熬夜值守,早已让单业高疲惫不堪,从正月初三开始,他经常“偷偷”地跑回家中,匆匆吃下几颗止疼丸后又投入到一线抗疫战斗中。有一次,正在偷偷吃止疼丸的单业高被妻子现场“捉牢”,妻子心疼得掉下眼泪,说道:“老单,你是工作不要命了,每天就睡四五个小时,你这样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对这个家庭不负责任。”面对妻子的心疼,单业高动情地说道:“我是村书记呀,阻击疫情,保卫村民安全是我肩上最大的责任,我要对得起红色党徽,防疫的最前线必须守牢。”说完就裹紧大衣,消失在院门的转角处。

(三)牵挂——最朴实的为民情怀

2014年之前,面对贫穷落后的局面,单业高誓要摘掉贫困村这个“穷帽子”。为此,他多次自费带队南下“取经”,手把手培育种植能手,在全区率先尝试蔬菜、水果的规模高效种植。到2018年,杨庙村初步形成了1000多亩集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每年春节都有大量游客前来采摘,村民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但在2020年春节,随着疫情的迅猛发展,道路被封、交通不便、出行不畅,近10万公斤的草莓、火龙果滞销。

“单书记,你就放我出去一次,就一趟也行,因为疫情,很多老板已经不收草莓了,好不容易联系到这家超市有订单,我这草莓总不能烂在地里吧,一家老小都指着它吃饭啊!”刚刚脱贫的老李的声音一直在单业高脑海中盘旋。村里不止老李一家,很多种植户都存在水果滞销问题,他们大多数是刚刚脱贫的贫困户。

眼看百姓的“血汗钱”就要血本无归,如果不把水果销路问题解决好,很多贫困户又要一夜回到“解放前”,单业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常彻夜难眠、辗转反侧。在这个特殊时期,他既担心水果的销售问题,也担心个别村民为了销售水果而贸然行动,影响抗疫工作。因此,他在杨庙村微信群中说道,“请大家放心,有我单业高在,绝不让大家的水果烂在地里,也请大家配合村里做好防疫工作”。

他在抗击疫情之暇,积极与各大商店、水果市场沟通联系,并与区商务局、市管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协调,亲自找人力、找车子、找销路,经常是为了一个机会,讲干了口水、磨破了嘴皮,这期间他最长纪录有30个多小时没有合眼。在他的努力下,10万公斤滞销的水果全部售出,既保住了群众的“血汗钱”,留住了群众的“吃饭碗”,又成功守住了群众的“健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