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  在职党员突击队“家门口报到”

十五、宜兴  在职党员突击队“家门口报到”

2020年2月20日晚6点,宜兴市矛盾调解中心主任、市司法局党组成员潘凌结束一天的工作,简单吃口晚饭赶到了宜城街道阳光花苑小区,开始了当晚的志愿工作。这一天,小区居民们都松了一口气,解除了居家医学观察,这里曾出现宜兴第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潘凌作为宝东社区在职党员突击队成员,主动请缨在这里值守了12天。自2月9日以来,在宜兴市委组织部的组织下,和潘凌一样,1600多名在职党员正志愿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

“我们在2月9日上午10点,向市级机关部门、市直属单位和市属国企党组织发出号召,半天时间,31支在职党员突击队就成功集结了!”宜兴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余欢欢回忆起那天,话音里依然有掩饰不住的激动。31支队伍,其中30支按照社区建制建立,队员多为本社区居民,1支是由居住在30个社区以外的在职党员组建的机动突击队,以随时驰援人手不够的社区。31支队伍,服务的是宜兴主城区。这里住宅小区多、居住人口多、人员流动多,连日来的疫情防控工作已让防疫一线的社区工作者们超负荷运转。宜兴市组织在职党员下沉一线,协助基层工作,为的是实实在在缓解社区工作压力。“到居住地社区参与疫情防控,既可以有效避免人员频繁跨区域流动,又能发挥在职党员对本地本社区情况熟悉的优势,不给社区增加负担。”余欢欢表示,突击队成员根据社区疫情防控实际需求,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做好疫情的监测、排查、统计等工作。

没有成立仪式,没有大规模宣传报道。别上一枚党员徽章,套上一件“陶都先锋志愿者”的红马甲,做好力所能及的防护,突击队的队员们自2月10日悄然上岗了。志愿服务采取轮班制,每天根据社区实际需要,各自队伍的队长安排队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31名突击队队长平均年龄43岁,有24人担任中层正职以上干部,其中副科职级党员领导干部有7人。不仅是队长,许多队员也在各自单位担任要职,有的甚至职级还高过队长。这些在职党员领导来社区做志愿者,能不能迅速转变角色?会不会就是走个形式?这是群众最关心的。答题人是突击队的队员们,答题形式就是实际行动。

社区志愿工作分为出入登记、小区宣传、楼道消杀等,其中消杀最为辛苦,背着重重的水箱奔走在小区的各个楼道。在荆东社区,消杀工作被来自市教育局的突击队队长吴丹主动揽了下来。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吴丹背上近20公斤重的消毒液,沿着楼梯一步一步从一楼走到顶楼,循环往复。一个上午下来,头发总被汗水全部浸湿。詹珉是宜兴市金融发展集团下属子公司的总经理,也是大同社区在职党员突击队队长。为社区居家隔离人员量体温是社区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环,由于防护服匮乏,詹珉披了件雨衣就去了,还主动为居家隔离人员送快递、倒垃圾。在岳堤社区,也许有人不认识来自市住建局的周平,但他的声音最近成了社区的“爆款”:“各位居民请注意,外来人员请主动到社区登记”“请大家勤洗手、戴口罩”……周平作为突击队队长,拿着一个小喇叭,穿梭在小区里当起了宣传员,这份坦然让很多刚开始放不开的队员们消除了顾虑,很快适应了这样接地气的宣传方式。他们说:“我是党员,疫情防控,我有责任和义务走在先,冲在前!”“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党员就是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着这样的信念,一个个队员踏实下沉到一线。

他们是党员,也是社区居民,融入社区工作后,归属感更强了。志愿服务之余,他们发挥各自力量,帮助基层缓解稀缺物资问题。韩科是北虹社区在职党员突击队的一员,他注意到社区工作人员用水银温度计为居家隔离人员测量体温很费时间,又因买不到额温枪而苦恼,便通过在市场监管部门就职掌握的一些信息,四处联系了解货源,终于自费抢购到3支额温枪,第一时间就把这份“小惊喜”交到社区工作人员手中。在徐坝社区,来自市市场监管局的队员徐健到社区报到的第一天,就送来了2桶共计34公斤消毒酒精;在溪隐社区,来自市检察院的队员蒋亚芳,看到社区缺少防护物资,想尽办法捐了25套防护服……他们说,这是对社区工作表达的一份敬意,也是作为社区普通一员表达的一份心意。

在职党员突击队的认真敬业,社区的工作人员都看在眼里。“真的很感谢他们。”新华社区党总支书记谈敏说,“社区里多是开放式的老旧小区,门岗登记、排查工作繁重,在职党员突击队来了以后,大大缓解了社工的工作压力”。此外,一些工作中的细节也让谈敏很是感动,她记得,几天前一场大雨吹破了门岗的雨棚,队员们淋着雨,依然在坚守,这体现了党员的良好作风。谈家干社区里多是新小区,居民人数居全市前列,防疫任务很重。“突击队60多名队员来自全市18个单位,最多时一天有24人参与志愿服务,这对社区工作来说,太需要了!”谈家干社区党总支书记徐佳倩坦言,这些曾接触过的领导们来到社区,全员服从指挥,真真正正成了她的“下属”,任务派下去很快就有落实、有推进。

随着全社会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一些在职党员突击队的成员已逐渐恢复正常工作,但志愿服务的接力棒仍在不断传递。这支队伍于战疫时集结,未来将何去何从?对此,宜兴市委组织部已有初步想法,计划进一步深化突击队的工作内涵,让队伍与社区开展党建统筹共建,切实利用突击队成员可以上连下通的优势,帮助基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挥出最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