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 责任,从“网格”到“点位”
随着交通卡口撤销、小区出入证取消、复工复产人员聚集,疫情防控的挑战性更强,难度更大。南京市江宁区依托全要素网格,划分具体社会单元,延伸节点防控责任,推出“点位长”负责制。明确“点位长”牵头协调,警务人员、网格员、社工、志愿者辅助,推动需求精准对接、问题及时解决。截至目前,全区共设立2.7万名“点位长”和“点位员”,点点“繁星”守护了万家安宁。
(一)防控更精细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少数村民有了麻痹大意、放松警惕的想法。农村人员外出务工多,留守村民获取信息渠道少,因此防疫宣传不能停!作为麒麟街道东流村高井自然村疫情防控的“点位长”,党员李明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每天都带着小喇叭四处巡查,持续播放“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务必佩戴口罩,减少聚会,在公共场合请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对少数不带口罩而聚集的村民及时进行劝导,成为村民们最熟悉的“广播员”。在东流村,李明东这样的“点位长”还有20名。虽然疫情防控的卡口撤了,但是这些流动的“前哨”还在,他们把“看好门、管好人”作为重点,为复工企业、沿街商铺、广大村民防控疫情提供指导服务。
禄口街道谢村社区党员邱必胜,主动挑起点位值守和保障重担,发动村长到村庄进行防控宣传,鼓励村民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联系社区老党员陶应保组建“防控疫情流动宣传车”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骑着三轮车走村入户、走街串巷,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
(二)排查更精确
在淳化街道科苑社区,每个“点位长”手上都有一张名单,既有姓名、电话,还标注近期的出行信息。这是社区党委专门成立的数据组提供的,他们通过大数据平台、公安、铁路等渠道掌握外出人员信息,与网格融合联动、信息共享,并将人员居住地划分到对应点位。“点位长”和“点位员”在进行电话和上门核实时,同步将了解到的人员行动轨迹及详细信息进行记录,反馈到有关部门。
为了避免大数据采集到的信息有遗漏,数据组把“点位长”“跑”出来的数据和街道下发的数据进行比对“筛重”。经过一步“初筛”、二步“核实”、三步“反馈”的操作之后,不仅信息精准到人头,还能及时校验更新,根据实际调整点位。信息背后,不仅是数字和符号,更是一份守护群众的沉甸甸的责任。“这套模式、这张名单,对我们以后工作也有用!”“点位员”韦燕兴奋地说。
(三)指导更精心
秣陵街道牛首社区党委委员李翔,自从担任九车间文化创意园的“点位长”以来更忙了。他每天和“点位员”一起奔波在一个个企业和居民楼之间,提醒市民戴好口罩、上门统计企业复工人员信息,核查防疫物资储备和防疫工作落实情况,每天都要走2万多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用脚步丈量点位”。
“你们要做好公共区域消毒工作,对顾客进店要做好登记……防疫物资上缺什么,可以来找我们。”同样的话,张龙彪自己也记不清每天要说多少遍。复工以来,谷里街道的商户们几乎天天都能看到张龙彪。作为“点位长”,他每天要检查商铺消毒情况、人员身体状况及顾客口罩佩戴情况,指导商铺防疫复工,督促他们按照要求下载注册登记“宁归来”等,从防疫防控到复工信息审核再到现场指导,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把关过问。随着复工的店面越来越多,他的脚步更急了,“人员流动这么大,防控不到位就是一失万无,所以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四)服务更精准
滨江开发区复工复产企业数量大、种类多,为此,开发区党工委采取组建2大区域专班和建筑工地、重点项目、市场商铺3个专项专班的“2+3”管理模式,印刷1600张“点位长”负责制公示牌,让企业一目了然,方便群众精准求助。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细致的服务,让企业想到滨江就觉得亲切。”党员陈海华是9号地块的“点位长”,负责19家企业疫情防控指导工作,每天一早他会出现在负责的企业门口,逐一收集整理所求所需。春节期间,生产吸水性无纺布的江苏锦琪昶新材料有限公司接到很多订单,这些订单不仅关乎企业发展,还关乎防疫保供。由于陈海华加班加点协调服务,企业于2月10日率先获批复工,复产首日便生产8吨产品。沉甸甸的付出带来了沉甸甸的回报,在2020年南京市重点招商项目“云签约”仪式上,陈海华负责地块的两家企业毫不犹豫地再次选择了滨江开发区,总投资20亿元的“负压医用汽车改造”和总投资10亿元的“卫生用品材料产业园”两大项目同时签约落户。
在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江宁区针对人员流动频繁、防控难度加大的实际情况,在“企业防控服务平台”基础上,又上线了“点位长云平台”,为辖区复工企业提供“云服务”。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牢牢守住点位这个“前沿岗哨”,尽职尽责、一鼓作气,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