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超村民心中的“暖”书记

十、王恒超村民心中的“暖”书记

“王书记去哪儿了?”“王书记今天怎么没来我家?”……2020年2月16日,淮安市清江浦区盐河街道王元村“一挂四包”微信群内居家隔离观察的村民纷纷询问村书记王恒超的去向,他们早已习惯了王书记每天上门了解情况。原来,同年2月15日下午,王恒超书记在对村内一发热人员上门慰问的途中,因积雪路滑,不慎摔倒骨折,不得已卧床静养。

王元村地处淮安市主城区南大门,交通便利,村内共有692户3000余人,流动性大,给疫情管控工作增加了难度。连日来,王恒超坚持冲锋在前、守土有责,既当“指挥员”,又做“战斗员”,还兼任“服务员”,带领村民们在家门口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用行动书写了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忠诚与担当。

(一)冲在一线的“指挥员”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王恒超第一时间召开村委会,部署相关工作,确保各项防疫措施明确到人、落实到位。

在重要路口和外围主要干道设立卡口,实行24小时值班,对外来车辆禁止进村,对本村外出车辆人员登记、量体温。对村里的公共场所、健身器材、公共厕所、村部、广场每天两次消毒。督促辖区4家汽车市场、50余家生产企业落实延迟复工举措,关停网吧1家、棋牌室15家、KTV1家、浴室2家。村里购置了宣传小喇叭40个,成立了党员志愿者先锋队,24名党员志愿者在卡口和城管、民兵一起值班,挨家挨户进行摸排、宣传。

(二)严防死守的“战斗员”

对重点人员的管控,是疫情防控的关键。2020年1月31日,王恒超在摸排中发现,村里武汉回淮左某一家出现咳嗽症状,为了防患于未然,他立即向街道上报,由区疾控部门对左某采取隔离措施。“虽然后来排除了疫情隐患,但是按照上级早发现、早报告的要求,就要做到不放过一点可能,不留下一处死角。”王恒超说,“我作为村书记,必须对全村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

同年2月14日晚11点多,该村“一挂四包”管控人员马某突发阑尾炎,王恒超得知后,立即联系车辆、安排专人护送其至医院。做B超、量体温、打吊针,王恒超一直陪护至深夜2点见马某情况好转,才返回家中。短暂休息了几个小时,第二天一早又奔赴抗疫一线。即便是摔倒骨折的那天,王恒超也强忍疼痛,坚持到发热户家中询问行踪轨迹,嘱咐其做好居家隔离和防护工作后才离开。

(三)为民着想的“服务员”

受疫情影响,村内蔬菜种植户种植的蔬菜没有销路,企业不复工,村民收入也失去了来源。面对这种情况,王恒超说:“疫情要管控,生产经营也要有序开展。”他带头调查摸底,对村内种植户的种植情况、滞销蔬菜品种与数量进行了汇总,第一时间与街道农经站对接,由农经站牵头把信息发布到区内各销售群,同时积极与市区大型农贸市场联系,帮助村内蔬菜拓展销售渠道。

白天在抗疫一线,协调指挥各项工作,晚上,还要和村干部、村小组长进行电话沟通,掌握当日工作开展情况,对第二天工作作出部署与安排,王恒超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家。从大年三十以来,连续20多天,王恒超没有陪家人好好吃过一顿饭,就连最疼爱的孙子也好久没有抱过了。

“父亲是1948年的老党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当了20多年的村书记,从小就一直教育我们,作为一名党员,要对得起党员身份,对得起百姓信任,俯仰天地,无愧于心。”王恒超语气坚定。

2020年的第一场雪后,他家门楼上“光荣之家”的牌匾分外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