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秦淮区  筑牢基层战疫堡垒

二、南京市秦淮区  筑牢基层战疫堡垒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连接党委与群众的桥梁纽带,更是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南京市秦淮区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在亲人的牵挂中义无反顾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冲在一线、顶在前沿,宣传防疫知识、排查风险、登记和“跟踪”往返人口,建立起最严密的防护网络,铸造了保护群众生命健康的“钢铁长城”。

(一)社区书记吹响“冲锋号”

城市人口居住密度大、流动人员多,因此社区是防输入、防扩散的核心阵地。面对疫情,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带头示范的作用,发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动员能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红悦社区是2019年12月才成立的新社区,离南站较近,民宿较多,工作量很大。大年三十那天,在摸排中发现一名武汉人员并伴有体温升高现象,居民开始恐慌。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惠一面安抚居民,一面联系社区医生上门进行体温监测,在得知体温异常后,立即采取防护措施,陪同发热患者去市中医院进行检查。直到大年初一凌晨一点多,守候在医院的王惠得知该居民排除新型冠状病毒后才回到家中休息。

黄爱华是标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也是一名在南京生活多年的湖北人。疫情暴发后,她主动退掉了回湖北孝感老家的车票,和社区同志一道奋战在防疫第一线。标营社区内部队院所、军工单位较多,身为军嫂的黄爱华在社区工作十几年里,结识了不少湖北老乡,大年三十下午,她挨个打电话关心了解老乡们的假期安排,并发动他们帮忙摸排其他湖北老乡的情况。电话不断,微信QQ也闪个不停,归宁人员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朗。除夕夜,黄爱华对摸排出的人员逐个进行了信息核实,对于情况属实的,便带着医护人员上门进行体温测量,实现了涉武汉人员100%见面。她说:“湖北是我的家,南京也是我的家,我现在做的,就是在守护自己家人的生命安全。”

(二)党员突击队织牢“防护衣”

疫情在哪里,党员干部就战斗在哪里。秦淮区各社区积极成立党员突击队,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将防控措施落户到人,织密扎牢群防群控、稳防稳控的安全网,努力实现防输入、防蔓延、防输出。仅红花街道就成立了40余支党员突击队,春天家园社区10人战疫工作服务队就是其中一支,他们每人身兼数职,分工不分家,任劳任怨,为社区筑起一道疫情“防火墙”。社区有3户居民离宁返回后,需要居家隔离,而安抚居民、服务居民的担子,落到了他们身上。为了高效工作,他们建立微信服务群,定点上门配合消杀,安抚居民情绪,满足他们生活购物需求,从早8点一直持续到晚8点,从没喊一句苦、一句累。“突击队员们每天都与这3户居民通过视频、打电话的方式进行沟通,随时掌握他们的体温情况,目前为止大家都体温正常。”社区党组织负责人说,大家白天入户调查、晚上研究工作,中午就吃泡面,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疫情防控争取宝贵时间。

春节期间,朝天宫街道的退休党员黄党青放弃去沈阳和家人团圆,以党员志愿者的身份冲在社区防控一线。他白天在社区巡逻,见到不戴口罩、居民聚集的情况,就一遍遍反复劝导;晚上对居家隔离人员值守,困了就来回走走;夜里回家还会把白天的所见所闻,写成抗疫主题的诗歌发在社区微信群里。64岁的他每天忙得团团转,但依然精神抖擞。“朝天宫是小家,秦淮是小家,但是我们一起,就是一个‘大家’”,黄党青说,他将一直坚守在防控一线,直到战疫胜利。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新街口CBD党委发出《复工不忘防疫,守护美丽南京》倡议书,倡议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部署,带头自我防护、带头宣传引导、带头排查隐患、带头防控疫情。安排机关干部组建党员突击队,成立8个现场工作组,深入企业一线实地察看,加快企业复工备案流程。同时,把规模以上、服务群众需求等企业,作为优先服务对象。了解到国美电器没有口罩和消毒水,突击队协调相关部门为企业寻求购买渠道,赠送消毒水,为企业复工扫除障碍。双塘街道除提供线上不见面服务以外,还在国创园、悦动新门西等2个产业园、2个商务楼宇及10个社区和街道政务大厅设立企业复工咨询服务点,方便企业咨询;加强口罩、测温枪、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的协调保障供应;提供符合卫生条件的餐饮企业,让员工吃上放心的食品,确保企业安全复工,经济正常运行。白下高新区1月23日起就发动驻园企业全员排查旅居接触史,对1.9万名企业员工实行全员信息筛查,重点人员信息日查日报。1月28日在宁干部职工全员返岗,划分17个片区,对楼宇、企业逐个“查清人”“管好门”“筹物资”,有条不紊地备战复工。2月19日在全市率先实现核心区科技企业453家全部复工。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员争当“逆行者”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当前基层防控的骨干,作为医护人员,他们始终站在抗疫一线最前沿,是开展体温检测、接触疑似患者的最美“逆行者”。除夕夜,当家人坐在一起迎接新年的时候,月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林颖超接到入户排查的紧急通知,“家里的年夜饭刚刚摆上桌,我打了个招呼就走了”,放下碗筷、穿上外套,林颖超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中心集合,指导科室备齐用品、做好防护,分成4组对富康社区、梅花山庄社区、富丽山庄社区、金泰社区所有武汉回宁人员开展体温检测。等他回到中心时,墙上时钟的指针已经指向了凌晨12点。

2020年过年前夕,周晓明70多岁的父亲来到南京,打算陪儿子过年,可来到南京以后,父子俩就没有见过几次面。作为大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的周晓明,从1月20日开始,就一直战斗在抗疫一线。白天一早赶到单位对医护人员手把手培训指导,确保隔离保护万无一失;等所有同事完成入户体温检测任务安全回到单位,晚上又与大家一起处理白天产生的医疗污染物,当他到家时老父亲早已入睡。“父亲叮嘱我照顾好自己,等到疫情结束,我再好好陪陪他老人家。”

榜样带来力量。“疫情面前,身边党员们不顾个人安危、勇往向前的精神激励着我,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冲在前沿,抗击病毒。”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周丽林,主动请缨,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与老党员一起包干防控任务最重的响水桥社区,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各个楼栋来回穿梭,虽然天气寒冷,但一趟跑下来已是满身大汗。她在入党申请书上郑重写道,“作为医生,疫情面前,我义不容辞,因为我正在像党员前辈们一样,用自己的双手保障着群众的健康,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崇高誓言”。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秦淮区上千名社区基层党员全身心投入战斗,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方平安,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