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 全面“重启”背后
抓防控、抗疫情是硬任务,抓生产、促发展是硬道理。连日来,南京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为首要目标,主动靠前服务,推动市委市政府各项利好政策落到底、落到位。截至2020年3月2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规上服务业企业复工率达到93.8%,系全省最高。
(一)防疫缺保障?我们来!
“今天有15家企业复工,明天拟复工18家企业”“南京线路器材有限公司等17家公司新增返厂职工876人”“南京京滨化油器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还需要6000只口罩”……六合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企业综合党委书记高红坚持每天对园区职工情况、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过一遍,随后再逐一梳理、对接防疫物资,及时安排人员上门解决开工问题。高红说:“疫情防控要严,生产更不能停。园区党组织就是要第一时间帮助企业解决复工生产难题,让他们吃下定心丸。”
“我原本应该在公司隔离,但是公司条件有限,就被安排到这里来了。”老家在淮安的蒋先生是溧水经济开发区信安细川公司的员工,2020年2月10日返溧后在高速卡口处提交了相关证件材料,直接被工作人员带到机场路一家“爱心酒店”进行医学观察。一天量两次体温、一日三餐准点供应、外卖由酒店人员送到房间……“足不出户”一切所需都给予解决,蒋先生连连表示满意。为了确保复工安全,溧水区前后协调了31家爱心宾馆、3000张床位,每一个点上都有党员志愿者值守,帮助不具备居厂隔离条件的企业进行免费集中安置。
(二)复工缺指导?我们来!
“复工初期我们口罩资源十分短缺,管委会党员干部雪中送炭送来了口罩,让我们能第一时间复工。”南京汇川工业视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勃回忆起来很动情。当时,公司有一台1.8吨重的实验设备,缺乏实验场地,麒麟科技创新园管委会了解情况后,当天下午就落实了厂房,让他们可以快速调试,抓紧进行方案设计和验证。
麒麟科技创新园管委会把“精准服务”作为党员联络员的基本要求,为入园企业提供一系列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科学指导,以解决“燃眉之急”。正因为如此,汇川公司的“口罩缺陷检测设备”成功应用于生产流水线上,为口罩生产企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园区315家企业均已复工,复工率达到100%。
“党组织护航,企业不用慌。”浦口区桥林街道福音社区党总支书记秦岭坚定地说,“我们福音党总支坚持‘一对一’指导、‘点对点’服务,就是要全力保障复工复产。”东爵有机硅(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外贸出口型企业,总占地面积34.2万平方米,员工803人。外贸订单违约成本高,还会影响企业信誉,他们复工的愿望十分迫切。福音社区党总支部成立14人的志愿服务小分队,设立2个党员志愿服务岗,反复研究企业复工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细化复工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让他们于2月13日正式开工生产。
(三)破解用工难?我们来!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是江北新区公建中心负责的重大项目之一,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春节期间不停工。“我是党员,我报名”“我也是党员,我留下”……江北新区公建中心会同各参建单位共同组建了项目临时党支部,成立了2个党员先锋队,已经买了回乡票的党员同志带头退票、留了下来,他们佩戴党员徽章,带头开展巡逻检查、及时解答疑惑,履行好参建单位服务工人“最后一公里”的职责,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项目按照时序进度稳步推进。
2020年2月22日,南京市首架复工包机飞抵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90名员工,从昆明回到“第二家乡”南京。这个“大手笔”是经开区党工委“保用工”的一项举措。疫情发生以来,开发区深入调研区内1300多家企业,发现用工缺口超300人的企业有20多家,整体缺工人数逾万名。为此,党工委专门成立“企业用工保障突击队”,在长途汽车客运集团驻点办公,保障大型企业采用专车直达的方式接回员工。截至2020年3月6日,共收到中建五洲、奥托立夫、安百拓、康尼机电、龙蟠科技、德邦物流、LG新港等20家企业的申请,约1500名员工通过包车、拼车等形式返宁开工。
(四)企业有需要?我们来!
战疫情、保生产!企业党组织党员纷纷行动起来,投身到这场硬仗之中。“明天复工,需要党员参加疫情防控,请大家报名。”江宁区长安马自达汽车党委在企业微信群里发出号召不到20分钟,制造、财务、系统、物流等党支部40余名党员踊跃报名,成立了疫情应急防控、供应链保障等5个党员先锋队。他们一边给员工体温测量和登记、消毒等工作,一边做好防疫宣传,督促工作期间所有员工务必戴口罩、穿工作服、分批分段就餐,同时严禁串岗串门。公司党委书记、执行副总裁付远洪说:“这是考验我们企业党支部的时候,党员要当好表率,战疫战困!”
中圣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党委成立了以21名党员、青年为主的“中圣党团防疫检查组”,上班及就餐时间对进入公司、食堂的员工测量体温,维持秩序,最大限度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为避免公司员工上班途中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党委发起“中圣党团顺风车”活动,党员志愿者成了活动生力军,沿途接送上班顺路的工人同事,用实际行动互帮互助。
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纷纷行动起来,开足马力投入到防疫情保生产的实践中去,促进经济早启动、快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