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军带领全国文明村“硬核”战疫

十四、赵建军带领全国文明村“硬核”战疫

3月7日一上午,匆匆赶到村里的老年过渡房集中居住点,与老人聊上几句,叮嘱他们注意身体;紧接着,来到村里办白事的孝恩堂,检查消毒工作;到了晚上,赶到五金机电广场,为执勤工作人员送上热气腾腾的肉包,详细询问商户复工情况……自疫情发生以来,这样的忙碌,已经成为张家港市杨舍镇农联村党委书记、村主任赵建军的日常。

(一)越是艰险越向前

农联村是全国文明村、国家优秀小康村,是张家港的经济强村,村内企业多,人员流动大,防控任务艰巨。针对这些特点,赵建军把全村划分为18个不同类型的管控点位,责任到人,全天候值守,确保疫情防控精准落实到“最后一米”。他调动各方力量,充实各点位人手,采取更加周密、精准有效的管控措施,对入住人员情况挨家挨户进行登记,通过24小时轮流值守,严格监测进入人员。

由于动迁,农联村的老年过渡房集中居住着500多位老年人,这些老人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接触外界渠道少、自我保护意识差的情况,是疫情防控工作的薄弱地带。在赵建军的倡导下,农联村组建成立大爱农联“1+4”抗疫行动支部,在老年过渡房门口增设岗亭1个,成立由1名医务人员、1名保安、2名村干部组成的四人服务队,提供24小时的服务保障,共同为老年过渡房保驾护航。

地处农联村区域内的五金机电广场,是张家港市规模最大的五金类商品交易场所,商户来自五湖四海,存在着人员流动杂、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在得知市场内现有10名湖北籍、171名浙江籍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商户时,赵建军立刻要求已返港的湖北、浙江籍商户主动到村(社区)报备登记,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同时迅速召集工作人员对整个市场采取封闭式管理,安排18名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严防死守各个入口。

(二)“坐在办公室里,根本不了解真实情况,容易出岔子”

疫情防控战斗打响后,赵建军坚持每天出门巡防三次,及时发现和解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18个管控区域总会不时出现赵建军巡视的身影。凭借严格的管控措施,农联村成功地将病毒抵御在外,百姓生活井然有序,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取得了疫情阻击战的初步胜利。

赵建军认为,农联村作为全国文明村,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的理念,贡献更大力量,展现更大作为。为此,他第一时间联系村下属公司投资企业——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积极采购检测试剂盒,并通过村级控股投资公司向苏州市疾控中心捐赠价值120万元、1万人份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助力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这批试剂盒预计能满足两个多月的用量,极大地缓解了苏州地区试剂盒短缺的局面,提高了病毒检测效率、防止了疫情扩散蔓延。同时,他还通过张家港市援疆工作组向新疆地区捐赠了价值6万元、500人份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展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