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宝当好渔村防控“指战员”

十一、刘德宝当好渔村防控“指战员”

刘德宝,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江苏省第十三届党代表。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苏省“吴仁宝式村书记”、江苏省“最美基层共产党员”、江苏省首批“百名示范”村书记、江苏省劳动模范等。疫情期间,他顶住“三重压力”,切实当好渔村疫情防控的“指战员”,全力以赴守护渔民的健康安宁。

(一)面对疫情,他顶住了来自多群体多方位的防控压力

“丁零零、丁零零……”大年初一早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了刘德宝全家人的欢声笑语。“好的,我知道了,马上到政府。”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各级组织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渔村本该热热闹闹的春节,被疫情摁下了“暂停键”,没有任何缓冲。作为村党委书记,他首先面临渔民、村民、游客等多个群体,水路、陆路多个方位的防控压力。要对全体村民负责,要对党委政府负责。他迅速召集村“两委”班子全部到岗,在村里人手不足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调动小组长、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力量40余人,落实“1+N”防疫包户、包船要求;他结合渔村实际,在全村设置4个陆路卡口、2个水路卡口,织密了防控网络。渔村有春节期间扎堆办活动的习俗。非常时期,必须有人挺身而出。他顶着不解和埋怨,逐一对30多户计划举行婚宴、生日宴等人员聚集活动的村民进行劝导,全部停办春节渔文化活动。目前,仍未上岸的渔民以老人居多,是相对弱势的群体,也是刘德宝最关注的对象。每天早晨,他会打一圈电话,询问生活需求,协调购置物资;傍晚时分,他要到岸边转一圈,看到每家船的具体位置,才能放心。虽然疫情还在,但仍有游客驾车入村,他亲自在村主要路口劝阻外地游客车辆100余辆,近1000人次。疫情防控以来的近一个月,他带头吃在村里、住在村里,用每天14个小时以上的工作,确保800多名岸上村民、74户水上居民无一人感染、无一人密切接触。

(二)面对疫情,他顶住了渔村旅游收入断崖式下跌的压力

从2020年1月中旬开始,沿湖村15家民宿、20多家酒店已经开始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期待着2020年春节黄金周又一个大增长,但疫情却让这年的春节成为最清冷的一个黄金周。

2020年1月26日,扬州市发布疫情一级响应之后,刘德宝第一时间召集民宿、酒店负责人召开线上会议,鼓励退订游客订单。“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的小家必须要服从大家。”一开始,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纷纷抱怨,甚至当场“黑屏”。作为村书记,他戴着口罩亲自上门一家家做思想工作,最终零手续费退订1.5万人次。在他的引导下,所有的民宿老板、酒店负责人变身志愿者、“跑腿员”,为岸上村民、船上渔民代办基本物资,成为渔村的一道温暖风景线。面对旅游停摆的“空窗期”,他发动在线“围炉夜话”活动,邀请旅游主管部门负责人,和渔民共同探讨村里下一步旅游业发展方向,努力把困难变机遇;面对滞销的渔家产品,他当起了“代言人”,积极和电商平台、大型商超联系,组织旅游“管家”、年轻的“渔三代”成立小型配送队伍,疏通销售渠道,极大缓解了村民收入压力。

(三)面对疫情,他顶住了推动新一轮渔民退养还湖的压力

在担任村书记的16年时间里,刘德宝带领渔民上岸定居,转型发展生态旅游,让沿湖村从“渔花子”村一跃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样板。2020年5月前,原计划要对47户捕捞户进行退捕,200多艘船只进行拆解,另外还有85户渔民上岸定居的配套设施需要完善,这些既是重要的政治任务,又是涉及渔民群体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渔民上岸——发展旅游——渔村转型”的链条随之受阻,发展旅游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让未上岸的渔民对放弃传统捕捞产生了较大顾虑,村里的工作面临着极大阻力。但是刘德宝没有动摇,始终坚信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战胜疫情、战胜困难。他挨家挨户上船做工作,鼓励渔民们困难只是暂时的,早上6点就出门,晚上10点之后才回村部。针对每户实际情况,他和村“两委”成员熬了多个晚上,“一户一策”制定上岸计划,重新调整了2020年村党委工作思路,把困难想在前、把事情做在先。“书记,我们相信您,我们听您的。”正是他的不懈努力,稳住了人心,坚定了渔民上岸的决心,提振了村民战胜疫情、共谋发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