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025年08月11日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离娄①之明,公输子②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③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④(qiān)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注释】
①离娄:相传为黄帝时人,视力极强,能于百步之外望见秋毫之末。
②公输子:即公输班(“班”也被写成“般”“盘”),鲁国人,所以又叫鲁班,古代著名的巧匠。
③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师,古代极有名的音乐家。
④愆:罪过、过失、偏差。
【译文】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敏锐的视力,公输班那样精巧的手艺,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好的听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之道,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现在有些诸侯,虽然有仁爱的心和仁爱的名声,但老百姓却受不到他的恩泽,不能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这是因为他没有实施先王的仁政的缘故。所以说,只有善心,不足以治理政治;只有好办法,好办法不能够自己实行起来。《诗经》说:‘不犯错不迷狂,遵循先祖旧典章’。遵循先王的法度而犯错误的,是从来没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