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何以能认字?

耳朵何以能认字?

几年前,“耳朵认字”曾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大风波。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人斥责它是“封建迷信的伪科学”,或者说成是“魔术师的把戏”。但是经过这几年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奋发努力,通过各种严格的科学测试和实验,证实了耳朵认字既不是虚假的无稽之谈,也不是障人耳目的魔术戏法,而是经得起考验的事实。

一场风波总算平息了,然而“耳朵认字”虽然经过了成千上万人次的验证而得到了承认,但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揭示现象仅仅是理论探索的第一步。重要的任务是要进一步弄清耳朵认字的本质与机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他们在严肃地思考:“耳朵”究竟怎样来“认字”的?也就是说要弄清人体是如何接收、处理和显示这些图像(或文字)的。无论是文字还是实物,它要不通过眼睛,能显示于额部脑中而被识别,那么它的信息就一定要被人体某些部位(如耳朵或腋下、鼻、脚底等)所接收,那么人体的这些部位又是如何接收这些信息的呢?是被动地探测接收呢,还是主动地发射再接收反馈的信息呢?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其次,这些信息的载体是什么?是某种电磁波?如果是的,那么是属于哪个波段的?是红外线还是微波?人们通过实验发现,放在金属盒中的试样也能辨认,那么认为是电磁波的说法又值得怀疑了。

有人猜测是粒子流,并说用仪器测到了,那么这是什么粒子流?又有人提出是等离子体,那么根据目前的科学知识,等离子体在常温常压下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因此单单是等离子体还不能解决问题,还要说明等离子体为什么会存在。

信息被人体某些部位接收后,如果不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合适的通路进行传导也是不行的。电视机能把图像信息再显示出来,要通过一个复杂的电路来处理所接收的信息,人是血肉之躯,它又是如何来处理和传递这些信息的呢?特别令人费解的是人体的这种特异功能,不但能处理展平的图像,而且还能处理折叠的图像,也就是说,将需要辨认的字条或图案几经折叠后也能认出,甚至是撕碎的纸片也能认辨。还有一种特异功能是可穿过书本,“看”到书中的某一页,并受意识控制,要“看”书中的第几页第几行,就能“看”到第几页第几行,这实在是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所望尘莫及,也是使人大惑不解的。

关于如何显示图像的问题,根据所有具有此种特异功能的青少年一致的陈述,所有辨认图像的形象和颜色都是显示在他们的额部脑际才被识别的,这种显示的机理又是什么呢?为什么脑际有显示颜色和形象的功能呢?

总之,“耳朵认字”等的特异功能的出现,向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一大串的问题,有待于深入探索。可以这样说,在人体自身的认识上,我们应该有点“自知之明”,据科学家估计,人脑的记忆容量可以达到1 015毕特信息,大体相当于全世界总藏量七亿七千万册图书所积累的信息总量,比电子计算机的最大容量大上千万倍。人脑含有100~150亿个神经元,还有数量更大的神经胶质细胞,而平均重量只有1.2千克,体积仅1.5立方分米,需要的功率也只有2.5瓦,这是目前世界上最精密的计算机也望尘莫及的。可想而知,这里面该包含了多少神奇和奥秘啊!说不定“人体特异功能”这朵小小的“乌云”也会引来一场新的物理和技术革命的风暴。让我们以一个开拓者的姿态去迎接这场风暴的到来吧。到那时,耳朵为什么能认字之谜就会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