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 子

春夏之交,我常去水边玩耍,这个时候的水塘最是生动,不但有小逗号一样的蝌蚪,还有在水上滑来滑去的水马,以及各种上蹿下跳的水虫。
我在水边的时候常能见到一种小虫,短草棒一样在水里翻着跟头跳舞,不时有小鱼游过来,尾巴一甩就把它吞进了肚里;还有一种长得有点儿像被拔了翅膀的蜜蜂一样的大肚子虫最是凶猛,会从肚子下面伸出一对大钳来,把它们夹住送进嘴里。起初,我以为这些会翻跟头的虫子是蜻蜓的孩子。我在前一年秋天的时候见过一些红的绿的蜻蜓在这片水面上拖一下尾巴就飞走了,听大人们说,这就叫蜻蜓点水,是母蜻蜓在产子呢。这种小虫八成就是那些子长成的吧。我这样想着的时候,心里就很替这些小虫着急,这怎么得了?这么小就做了别人的点心,以后还会有蜻蜓出水吗?不行,我得想个办法搭救它们。
还没等我想好办法,有一天,我惊奇地发现,从那些发白的小草棒中居然钻出一只只细胳膊细腿的蚊子来,它们用两条细长的前腿捋一下长长的胡须,正眼都没瞧一下在旁边惊讶得张大了嘴巴的我,就自顾自地飞走了。临走,这些坏东西也没想到要和我打一声招呼,哪怕是挥一挥前爪,亏我还想帮它们呢。
又有一天,那缺翅蜜蜂一样的虫子也从水里爬出来,停在一根水草上,脊背上裂开一条缝,我亲眼见到一只美丽的蜻蜓先是把头从这道缝里探出,然后使劲挣出两条前腿,两对透明的翅膀像是折叠的降落伞一般迎风抖开,最后,它把身子往后一仰,一条长长的尾巴也从壳中蜕出,它在壳上休息一会儿,然后抖抖翅膀,施施然飞走了。
我的天!我差点儿认错了人,帮了倒忙。我庆幸我在当时不是特别聪明,要是真的想出什么好办法帮了那小虫子,我想我会后悔死的,那不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吗?越想越惊,大热的天,抹一把头上的汗水,竟是满手的冰冰凉凉。
也是从那个时刻起,我知道了蜻蜓和蚊子的过节竟是与生俱来的,蜻蜓不但在成虫后要与蚊为敌,就是在小时候,也决不放过任何消灭它的机会。单单从这点来看,蜻蜓就算得上人类的好朋友。
出了水的蚊虫径直往庄子上飞去。起初,我以为所有蚊子的目标都是人类,当然也包括人类饲养的家禽家畜,凡有一腔热血的动物都是它们的进攻对象。一直到长大以后才明白,其实还有一部分蚊子的目标是庄稼地,只有怀孕的母蚊子才要吸血,公蚊子只以植物的汁液为食。
要是没有了蚊子,大约谁都不会否认夏秋两季的夜晚是一年中最好的辰光。暑热散去,正好摇着蒲扇,于习习凉风中数着星星,摆摆龙门阵,这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即使不说话,只是听听夜虫弹琴也是一种享受。可是,一阵嘤嘤嗡嗡的轰鸣破坏了人们的好心情,这些暗夜的刺客手执利剑大规模地向人类发起了进攻。这样的场面经常在以后的某些场景中重现,比如在看美国大片《珍珠港》的时候,如蝗的敌机就让我想起多年以前的夏夜。若是蚊虫仅仅是向人类借点儿血哺育一下自己的小宝宝,人类大约不会那么小气,就那么点儿东西,就是尽你喝足又能喝多少呢?可是它们偏偏借血之后还要留下印记,于那吸血的部位鼓起一个个红包,让你奇痒难受,忍不住就要用指甲在自己的肌肤上使劲抓挠,留下道道白红印迹。我疑心这些蚊子的前身都是古代侠士,生怕连累了他人,杀人之后在墙上大书“杀人者某某”已成习惯。只是它们这样的英雄举动用错了地方,被它们叮咬的对象并不是十恶不赦死有余辜的恶棍,而是义务献血者。更有甚者,有些蚊虫还携带病菌,吸血之后给你留下些头痛脑热。
蚊子的不仗义让人们忍无可忍,决定与它们势不两立,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人蚊大战一战就是几千几万年,人们从最原始的武器(巴掌)到最现代的武器(气雾杀蚊剂)全都用上了,可蚊子依然没有灭绝。每到夏夜来临,它们依然会在你的耳边嘤嘤嗡嗡唱着歌来吸你的血,看来,这场战争还远没有结束。
蚊子这样讨厌,让所有人都对它恨之入骨,真正是人人都欲得而诛之,可它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可以让孩子们在消灭它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小小的快乐。比如我小的时候,就很喜欢自告奋勇去消灭蚊帐里的蚊子,点一罩子灯,凑近趴在蚊帐上的蚊子,热气一烫,蚊子站不住脚,就会跌进罩灯里,下场当然不言而喻,把一个帐子里的蚊虫消灭光,在我来说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有时我会把蚊子赶到蚊帐的一个角落,活捉它,然后或把它的翅膀摘了,或把它的腿拽掉,或掐了它的嘴巴,然后再把它放掉,让它自己饿死。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不觉得残忍,即便是现在想起来,这样对付蚊子,也没有什么过分的地方。
在我少年的时候,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听前庄大舅爹讲故事,他是个对孩子极和蔼的老头,肚子里装满了无穷无尽、稀奇古怪的故事。有一次,他给我们讲唐末五代时江东才子罗隐的故事,说这人是“讨饭骨头圣旨口”,说什么中什么。有一日,借宿芹塘村,入夜聚蚊成雷,既闹又痒,让他不能入睡,罗隐就说:“罗隐芹塘宿,蚊虫去叮竹。”话音刚落,蚊子就纷纷飞向竹林,至今芹塘村的人都不用蚊帐。我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如何,更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芹塘村人到底是不是真的不用蚊帐,但这个故事却让我在当时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如果我也有罗隐一样的圣旨口,我必一声令下:“呔!全世界的蚊子听着,都去吃草。”于是,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