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蚜蝇

食蚜蝇
picture

我敢说,庄子上的许多大人和孩子是分不清蜜蜂和食蚜蝇的,因为它们长得太像了。大人们的眼睛只会盯着一些大的东西,比如牛呀猪呀羊呀什么的,顶不济也是一些鸡鸭,这些东西能给他们带来实惠,带来经济效益,他们是不会去在意那些小虫子的。除非生产队里的庄稼遭了虫害,再不管就会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才去捉虫或者背个喷雾器去打药。一般情况下他们才不管那些虫子的死活,手头要做的事情太多,谁有空去管那些跟自己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事情?再说,好多人连别人家的双胞胎都分不清,又怎么会想要去搞清楚两种长相差不多的小虫子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孩子们没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是不是就都管小虫子的事呢?回答也是否定的。除了像我这样的少数另类,整天喜欢趴在地上看个蚂蚁打架或者去捏个蝴蝶、逮个蜻蜓什么的,大多数孩子对这些小家伙们并不关心,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在一起掼掼鳖、斗斗鸡,有时也盘算着是不是去沟北王恒良家的菜园子里偷点儿黄瓜、香瓜来解解馋。但他们又怕王恒良家的狗和蜜蜂。王恒良家养了好几箱蜜蜂,整天飞出飞进的,搞得他家像是逢集的街市,熙熙攘攘的,很热闹。菜园子里花开的时候,这些蜜蜂就都拥了进来,跑到每一朵花上去转悠。孩子们怕偷瓜的时候不小心碰到蜜蜂,让它蜇一下不要紧,糟糕的是被蜇了以后忍不住疼痛弄出了声响,再招来王恒良家的那条狗。真正可怕的是他家的狗,横高竖大的,很凶恶,别说咬了,吓都能把人吓个半死。我很羡慕王恒良家的孩子,觉得生在他家真是幸福,不是因为他家热闹,也不是因为他家有那么一条狗很威风,而是他们的爸爸有时会从蜂箱里弄点儿蜜出来兑进开水里,泡蜜茶给他们喝,据他们说,蜜茶很甜很甜。

我也想喝很甜很甜的蜜茶,但我爸爸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教书,每年只有在夏天和过年的时候才回来,大多数的时间连个人影子都见不到,指望他给我养蜂是没门的;妈妈的事情又多,家里养的猪、羊和一群鸡就够她忙的了,还要下地干活挣工分,还得照顾我们兄妹俩,哪里还有闲暇去养蜜蜂?再说,她就是想养也不一定会,外婆家也没人会养,我很想自己去养些蜜蜂,多了养不了,几只也行,能弄一点儿蜜尝尝就够了,省得王恒良的孩子老是用这个来馋我。

我准备了一只广口玻璃瓶,打算用这个做蜜蜂的家。门前的油菜花开的时候,就有许多蜜蜂在嗡嗡地叫,飞来飞去地采蜜,忙碌得很。我拿着广口瓶过去,想着用什么法子才能让它们进去。指望它们自己飞进去的可能性不大,它们虽然是小虫子,也不至于傻到自投罗网,只能自己动手,把它们捉住放进去。我知道蜜蜂的尾部有尖刺,人被蜇到会鼓很大的红包,还疼得要命,有次大亮子的脸就被蜇得亮亮的,像是一下子长胖了许多,疼得在地上打滚。我不敢直接用手去捏,怕像大亮子一样被蜜蜂蜇,我想了个法子,摘了一片油菜叶子,用油菜叶子包着去捏。这一招果然奏效,看那些小家伙在我手里把尾部扭来扭去的,伸着个尖刺左冲右突,却找不到下刺的地方,很开心。

我捉住的虫儿就是食蚜蝇。起初我也没看出它和蜜蜂有什么不同,它们的腹部都有黄黑相间的斑纹,像是穿了一件海魂衫(只是颜色不同,海军衫是蓝白相间的),捏到手里的时候,尾部也是扭来扭去、左冲右突,像是在找下针的地方,但我却没看到它的尖刺在哪儿,试着找了根小棍拨拨它的屁股,依然没看到尖刺。起初我以为这是一只雄蜂,我知道蜜蜂的家族中有三种分工不同的蜂:最高级别的是蜂王,待遇最好,幼虫期食物都是专用的,叫作蜂王浆,专门管繁殖后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每个群落中只有一只蜂王。其次是雄蜂,它活着的意义只有一个,就是和蜂王交配,共同繁衍后代,它的寿命不是很长,一般交配后不久就会死去。最多的一种是工蜂,是这个家族中最广大的劳苦大众,它们是雌蜂,却没发育成熟,被剥夺了生育的权利,苦活累活都是它们干,采花酿蜜、养育幼蜂、抵御敌人,都是它们的职责,它们是蜜蜂家族中最辛苦的一群。三种蜂中,蜂王和工蜂都有尾刺,唯独雄蜂没有。所以我以为这次我捉住的是一只雄蜂,可能它在蜂巢中待得太久了,闷得慌,出来散散心,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顺便到花工厂看看,代蜂王巡视一下工蜂们是如何工作的,有没有偷懒,没想到一不小心就被我给逮住了。

但我还是觉得有些奇怪,这只“雄蜂”怎么长得和其他蜜蜂不太一样呢?虽说粗粗看上去,也很像蜜蜂,但只要仔细看,还是能发现一点点的差别,不说别的,单是触角就不同,蜜蜂的触角像是弯曲的膝盖,它的触角却像麦芒一样向前探着,倒是跟苍蝇有几分相像。雄蜂到底就是雄蜂,自己不干活也就算了,连长相都跟工蜂不一样,当时我的心里这样想。

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在自然课上听老师说食蚜蝇长得跟蜜蜂差不多,心里不禁一动,想起以前的事情,难道那次我逮到的不是雄蜂?一问老师,果然就是食蚜蝇,我这才恍然大悟,我说怎么看着有点儿像苍蝇呢,这个家伙,伪装得也太像了,不但模样上向蜜蜂靠,就连动作都学蜜蜂——没有尾刺,也要摆尾,要是没有经验,是很容易被它吓跑的。

既然是食蚜蝇,不是蜜蜂,它跑到鲜花丛中干什么?那里又没蚜虫给它吃。老师哈哈一笑:“它叫食蚜蝇,其实是与它的幼虫有关,它的幼虫吃蚜虫。食蚜蝇的成虫是不吃蚜虫的,它以花粉为食。”

后来我去找过食蚜蝇的幼虫,青色的、肉肉的,跟别的小青虫不太一样,要是换成白色,还真跟苍蝇的幼虫蛆差不多。小时候的它们更像是兄弟俩,只是它们生存的环境、所吃的食物不一样,苍蝇的幼虫多在肮脏的环境中打滚,食腐,而食蚜蝇的幼虫却生活在植物上,吃蚜虫。

食蚜蝇幼虫和成虫在食性上的不同,倒让我想起另外一种昆虫——草蛉。草蛉的幼虫蚜狮也是肉食者,主要吃蚜虫,长相极其丑陋,等它蜕化为成虫的时候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但模样变得俊俏多了,就连食性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吃肉,改吃花粉、饮花蜜了。如果单从这一点来说,食蚜蝇和草蛉还真的有几分相像。

picture

食蚜蝇:双翅目、环裂亚目、食蚜蝇科的统称。有黄色斑纹,形似黄蜂或蜜蜂,但不蜇人。有的形小而细瘦,有的形大,似雄蜂,黄黑相间,多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