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导下的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策略探究和案例

一、核心素养引导下的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策略探究和案例

在高中英语学科中,高中生所需具备的核心素养是将英语学习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具备良好思维品质。而要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高中生的教学工作中,对教学工作有具体依据并且具有可操作性,核心素养的教学工作被具体为掌握的理论,学习的过程和思维方式。这些具体方法符合对高中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适应现阶段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方式。不仅是课堂英语的学习,课后的英语阅读是拓展高中生知识的重要方面,形成阅读习惯,把握英语语感,理解文章逻辑以及丰富文章背后的文化沉淀。可以很好地树立高中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是将核心素质具体化的表现。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引导高中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很重要,将学习延伸到课外而不仅局限于课堂。在高中英语学习中,集丰富词汇量,优化写作,准确理解关键信息,掌握语法知识和文化知识等于一身的英语阅读,也就自然成为英语教学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在新课标的改革中,将核心素养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对于高中生而言,需要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就要求一线教育工作者将英语阅读放在重要的位置,专注于学生提升阅读能力。通过英语阅读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找出英语阅读中的内涵,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背景和内涵信息。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往往学生只能通过课堂学习来掌握英语阅读的相关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需要将如何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能力具体化,教师的工作可以让文章立体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把该篇文章中需要掌握的知识融入到整个文章的讲解过程中。这样复杂的知识会变得简单、明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英语阅读的能力。作为高中重要课程之一的英语学科,提高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关键,而英语阅读作为高中英语的重要部分,也作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如何将英语阅读很好地呈现在课堂上,就需要教师提前做好教学设计。优秀的教学设计对教师也是一种考验,不仅要求教师对阅读的熟练掌握,同时也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需要选取不同文章来提高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对文本的教学只是停留在特定的词汇、语法以及文本后的思考题答案如何解决,往往忽视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高中英语阅读在教学上的研究从近年才开始,学生核心素养特别是在英语学科上的核心素养往往被忽视。也让很多教师缺少相关方面的资料,对于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很难有创新之处。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对整个英语学科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英语阅读丰富着学生的词汇、语句、语法、文化常识、逻辑语感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作为高中英语教师,连接着初中和大学英语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所以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具备扎实的知识,能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不足

1.1.1 阅读课教学重点有误

高中作为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专业的引导,目的是形成学生自主的英语阅读能力,通过对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过程的研究,发现部分教师忽视了高中生英语思维能力的锻炼。将重点放在了讲解知识点、特定的语法,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词汇上。对于英语阅读的学习也主要是将英语翻译成汉语,将英语文章翻译成汉语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英语语句的不同表达形式重视不够,对学生综合发展产生障碍。僵硬的词语学习和纯粹的英汉翻译也很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缺乏英语自主阅读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只是完成了课后的题目,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文字翻译上,很难形成一门语言的知识积累。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传统的、老旧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没有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新的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也就没有调整阅读课的教学重点。

1.1.2 阅读课评价方式单一

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将课程的评价体系重点放在卷面的成绩上。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非常重视学生考试能力而不是重现一门语言的学习和思维能力。教师往往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一系列的答题技巧,而真正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被忽视。目前,学校及社会对老师教学成果的考查方式主要还是看教学成绩,这就使得部分教师的教学重点落在了卷面成绩如何提高上。

1.1.3 阅读课不注重学生差异

部分教师在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会忽略学生间的差异和课堂体验。高中阶段的学生个体之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层次差异,只是用标准答案为学生讲解同样的解题思路,为所有学生安排统一的教学内容,使得英语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从而丧失信心;使得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无法得到体现,学生本身的观点得不到验证,不利于学生个体思维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部分老师认为教学时间紧张,没有多余的时间“照顾”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这部分老师没有从个性化教学的角度出发,整合教材,改变阅读课的学习模式,为不同的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使得学生去参与。

而在核心素养引导下的英语阅读策略,是需要学生掌握综合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英语阅读,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词汇量,掌握英语书写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英语的沟通交流能力。在日常的交流沟通中,也是在考验学生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形成思维能力。有能力自主阅读,主动自主阅读。创新课堂教学,能够以相对轻松的形式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1.2 高中英语阅读学习中的不足

1.2.1 在英语课程中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作为高中重点考查科目之一的英语学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包含大量的英语阅读练习。高中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相关的锻炼,让学生有独自进行英语阅读的能力。很多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往往存在心理障碍,缺乏词汇语法理解。所以要丰富学生词汇量,相关背景文化知识,锻炼学生英语阅读技巧,能无障碍地进行相关英语阅读,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自主英语阅读需要一定的英语知识,同时对英语感兴趣也是学习的关键。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会自主地进行英语阅读。目前很多英语课堂上,教师只是单一针对英语阅读、翻译,让学生阅读、翻译,循环往复,很难调动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积极性。单一式的说教教学方式,让学生应对各种考试。高中学生在卷面上取得一定的分数,便是教师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英语阅读只是停留在完成“任务”的阶段,很难真正对英语感兴趣,以兴趣作为动力推动高中学生完成英语阅读。

1.2.2 学生自身阅读能力不足

学生词汇量不足。进入高中英语学习后,对词汇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这些词汇中还包括专业词汇。此外,在高中英语的学习中,阅读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多种体裁的文章。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的高中学生而言,自主阅读英语文章存在一定的困难。其次,学生的语言理解力不足。不同的英语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对于基础一般的高中学生而言,常常会出现词汇意思模糊,不同语境不会转换词汇的含义,这样在翻译较长或是较难的语句时无法将英语翻译成正确的汉语句子。对英语语句无法理解也是英语阅读的一大障碍。部分学生能够将文章中的词汇翻译成汉语,而在组成完整语句时只是将每个词语意思简单翻译,并没有转换成一个完整语句。遇到阅读中的长难句,没有掌握拆分语句的技巧,在阅读翻译过程中同样存在障碍。再次,学生对中西文化不够了解。现在的高中学习,大部分的学生都专注于课堂课本内容或课后习题的练习,没有拓展课后的文化知识,对阅读中出现的最新资讯或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等不甚了解,导致在阅读理解中出现理解障碍。

1.2.3 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在英语阅读中存在困难,会让学生失去自主阅读英语文章的兴趣,久而久之便失去英语阅读的能力。在以往高中学生英语学习中,关注点往往在于英语词汇量的记忆,而在实际的语言学习中,需要根据情境变化分析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只是单纯的记忆英语词汇,遇到长难句的时候,会出现翻译困难,语句不通的问题。学生在翻译语句时存在困难,就很难把握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无法理解作者对文章注入的思想情感。在之后的英语阅读中,更是难以顺利阅读文章,失去英语阅读动力。

2.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2.1 根据英语阅读要求,更新传统教学观念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以往大多以老师为课堂主导地位,一味给学生采用灌输式的阅读教学方式,难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也达不到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要求。而重点讲解字、词、句的碎裂式授课方式也让阅读课变味成“语言知识课”,学生无法对英语阅读产生兴趣。所以,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重点在英语阅读能力提升,让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兴趣,获得独立英语阅读能力。首先就应该明确学生主体地位。老师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Friendship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先为学生设计一个学案,明确本课的重点单词和短语up set,add up,add up to,calm等,让学生自己提前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方式学习这些词汇和短语的意思和基本用法。上课时让学生自己总结查阅到的用法,老师在课堂只做纠正和引导的工作。而后在阅读中,老师可以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在阅读完成后让学生共同讨论,使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问题,又和老师同学们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对阅读的文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不仅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还促进了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2.2 创设各种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2.1 作为高中学生而言,用英语作为交流语言一般集中在英语课堂时间。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提高学生英语能力,需要加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有自主学习的动力,会让学习效果大大提高。作为教师而言,需要创新英语教学,让学生增加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多学生课外英语阅读量。通过英语阅读来丰富词汇量、稳固语法知识、提高英语语感。

2.2.2 增加高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多种方式,其中一个方式是创造情境。让学生理解特定情境下英语语言的表达。相对生硬的翻译,学生更愿意接受情境下的学习,这样也能大大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高中英语人教版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主题将课堂学习带入不同的情境。根据情境,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发挥出情境的趣味性来增强课堂氛围。例如重大版高中英语教材每册有三个不同的主题,每个主题下的两个单元和一个Challenging Yourself都围绕同一主题展开。例如必修一Unit 3为音乐主题,在Reading Actively中提供了图片和核心词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的关键人和物,了解主题情景,激活想象和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2.2.3 情境式的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兴趣也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动力因素。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达到课堂学习的目标任务。在高中的英语学科学习阶段,学生大多处于发展阶段,对英语语言的语感、思维能力都有待提升。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针对特定的情况,根据不同阶段语言的学习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在学生英语阅读的实际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案,定期进行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科学地完善教学模式。而情境式教学的优势在于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在讨论中自然地学习。这样产生的学习兴趣会延伸到英语课堂之外,让学生在课外能主动学习,不断温习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兴趣点,根据兴趣点设置课堂的教学环节。比如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教师根据章节内容,让学生自由分组,每个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此时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会非常集中,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同样在课堂上选择合适的素材、讨论话题也非常重要,素材和话题需要对应本章节要掌握的知识点,难易程度适中,学生相对能产生兴趣。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3中,讨论了关于“Travel Journal”的主题。学习“Journal Down the Mekong”时,通过对“骑自行车旅行”的课文学习相关的词语和句式。在学习这一章节前,教师可以根据这一主题找到一些关于旅游的图片,在课堂上以看图提问形式开展课堂教学。“Look at the picture.Do you know what they are doing?”用学过的句式、词汇引出新的主题,让学生回答图片的内容。如果图片是几个人在登山,学生则会回答:“They are climbing a mountain.”接下来继续增加学生对本节课课堂内容的兴趣,可以再次提问:“Do you like Mountain climbing?”。这个时候,课堂上部分学生会说:“yes”,部分学生会说:“no”。这个时候继续对学生进行提问“What are your travel plans?”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旅行计划,自然地将学生引入本堂课的课堂学习内容“王坤、王薇的旅行计划”。

2.3 结合课程教材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技巧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重视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重点引导学生对英语阅读策略的学习,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加强对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的指导,通过阅读能力的提升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课程教材内容,对学生阅读技巧加以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准确把握重点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要引导学生的阅读内容以及阅读数量,在阅读中熟练掌握相关的技巧。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中,对于不同地名的英语表达学习Around the World,学生经常会自己去关注新的单词。这个时候教师在学习生词之前,需要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以及相关的语法、句式表达。让学生在熟练掌握之前句式表达之后,增加新的词汇和句式的学习。通过已学的内容,让学生形成思维逻辑,对新的知识点融汇贯通,帮助学生培养英语学习的思维。

2.4 选择阅读素材,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

掌握了阅读技巧,能够相对顺利地完成英语阅读。而在英语阅读中,不同的英语阅读素材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学素材、情感素材、科幻素材等不同素材有着不同的专业词汇和语句的表达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去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让学生能够相对容易地理解学习新的知识。选择了合适的素材,运用素材的内容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素材,分句分段把握核心重点,了解文章整体结构。教师也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素材学习中,对素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讨论,更加深入地理解素材内容。例如重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Unit 1主课文后Comprehending,Integrating and Creating部分的第一题,用结构图的形式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以及初步的推断能力。随后的段落则为在前一活动基础上整合而成的summary,通过填空的方式完成概要写作,实现读与写的共同发展。例如,教师制订每周课后阅读主题,让学生在网络和英语报刊杂志上寻找与本周主题内容相关的文章进行精读,并制订相应的规范和要求,让学生制作拓展阅读思维导图,收集整理核心词汇,总结文章大意,进行阅读总结与反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对比教师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而言,将问题提出,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去挖掘正确答案,这样更加容易让学生形成答题思路。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让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解答,不仅提高了整个课堂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英语阅读的过程之中,学生会主动阅读,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有效率,对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有很大帮助。

2.5 采用分层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每个学生对英语语言掌握程度不同,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选择不同的英语阅读素材,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人性化,对不同学生选择不同英语阅读素材也更加合理化。分层教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知识点的分层,另一种是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分层。第一种形式是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工作中,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了解,在课堂上教师对文章中的重难点进行解释引导,在课后让学生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进行自主阅读分析。这样分层进行英语文章阅读,从简单到困难,逐步深入学习整篇文章,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从而提升英语的表达能力。第二种分层方式是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弱,教师根据不同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安排。对于英语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针对教材内容安排不同情境的语言运用。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中关于“Festival and celebrations”章节的学习,在教材中主要让学生掌握“have been、since”语句以及“ancient festivals”“celebrate”“autumn”等词汇的学习。对于英语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增加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思考情境中的情感,在不同的情境下练习相关词汇和语句。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同学,同样是对“celebration”这一章节的学习,教师可以加强词汇和语句的记忆,将相关名词写在黑板上,对学生提问:“What are the festivals in China?”可以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回答:“New Year”,这个时候可以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表达“Chinese New Year”,同时让学生回忆“春节”的其他表达词语“Spring Festival”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然后继续问学生:“Why do you like this festival?”让学生用黑板上的名词去回答。“celebrate the harvest”“celebrate the reunion”。引出本章节对“ancient festivals”以及相关生词的学习。让学生不断熟悉名词和语句,针对不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让学生更加自信,获得更多的英语阅读能力。

2.6 开放习题训练,巩固学生阅读能力

对于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以上的方式之外,教师在课后习题任务的安排中也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后,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高中学生完成课堂英语阅读学习后,适当的课后学习任务能让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知识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同时会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不同学生的阅读情况不同,兴趣点也不同。对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开放式地安排课后阅读任务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完成阅读任务。开放式的课后任务可以分为量的开放和内容的开放。在课后的任务量上,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量的阅读任务;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布置不同内容的课后任务,提高任务的可操作性,达到巩固课堂知识、提高现有能力的目的。教师在这一环节需要推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训练中得到提升。

2.7 开放教学评价,促使学生阅读后反思

评价往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教学评价是对整个教学效果的评定,同时也是教师制订教学计划的重要参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自然也需要相对开放的教学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收集相关意见,不断地创新英语阅读的教学方式。意见来源不仅仅是教学小组,更需要来自学生的反馈。英语阅读能力不局限于卷面成绩,也用于实际的交流沟通能力中。开放的教学评价能让教学工作相对灵活地开展。

3.反思与总结

在核心素养引导下的英语阅读的教学实践里,教师需要针对高中学生变革传统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指导。不仅在课堂内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同样在课堂外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英语阅读,能够独立地进行英语阅读,从而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高中学生很少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有一定的英语语言交流的障碍。教师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突破心理障碍。同时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会让学生有想要学习的动力,让学习效率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高中学生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形成自我的思维能力,对自身全面发展有着推动作用。作为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引导者,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让学生感兴趣,在课堂上轻松地学习,在课后主动地学习,形成英语阅读习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