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序 言

时隔三年,唐力新的子女将其现存的遗作整理汇编成册,题名为《茶人论茶》,在付印出版之际,将其样本寄给我过目,并要求我再次为其作序。作为唐力新的挚友,我当义不容辞,欣然命笔。

通观全书后,我脑海立即浮现出唐力新在下班回家之后,伏案书写专业心得,孜孜不倦勤奋立论的身影。他引经据典地回顾了茶叶的历史渊源,上溯到我国秦王朝便有茶叶的记载,随后延绵到唐代被传播到日本,乃演变成当今日本茶道的鼻祖。后经宋元明清,茶叶的商品价值日益彰显,作为重要的货物更为世界各国所争夺。而其对我国平民百姓的生活方面影响更为显著,在精神方面犹有特色,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赋、寄情抒怀。

唐力新以“茶人”身份深入各地茶厂,帮助茶农在生产上摸索规律,解决生产关键问题,帮其发展生产,并保护和挖掘各地名茶的品质与特色。30多年前,唐力新作为浙江茶叶公司的专业人才,帮助浙江兰溪北乡某茶厂生产出白毛尖的名茶(兰溪毛峰),引起周恩来总理的注意,遂以其作为国礼,补充西湖龙井名茶数量之不足,而向国外输出,该厂因此名噪一时,兰溪毛峰也成为当时的浙江名茶之一。同时,唐力新以深入浅出的歌谣口诀的形式,对茶农普及茶叶生产和维护名茶特色的操作要领,一直流传至今。记得就在两年多前,为整理兰溪毛峰的创业史料,由兰溪市农业局、民盟兰溪市委会、兰溪市茶文化研究会等领导共同创议在兰溪市上唐村唐力新的墓前移栽18棵毛峰茶树,并命名为兰溪茶人初心园以作纪念,其生前播下的种子在多年后还在开花结果。

我国正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为实现百年中国梦而努力。唐力新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便已实践此精神,成为我国茶叶战线上的一位英模人物。

胡景泰

2020年1月于连云港 时年9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