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文化丛书.梁漱溟卷》简介
《志愿者文化丛书.梁漱溟卷》这本书是由钱理群创作的,《志愿者文化丛书.梁漱溟卷》共有69章节
1
前折页
钱理群 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鲁迅、周作人研究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传》《周作人论...
2
总序
“志愿者”是21世纪以来出现的、以青年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群体,按中国的传统,称为“义工”。它的基本特点,一是志愿性,即内发性(出于自我内在生命的需要,而不是外在功...
3
目录
...
4
导读
梁漱溟(1893—1988)无论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还是我们这里着重讨论的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中,都是独特而巨大的存在,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大师级的人...
5
(一)
据说梁漱溟人生有“四不料”,如“不料由厌恶哲学而在大学讲哲学,终被人视为哲学家”,“不料自幼未读四书五经而后来变为一个拥护儒家思想、赞扬孔子的人”等等;而最引人...
6
(二)
以上是关于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总体讨论:他为什么要做?他要做什么?现在,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他怎么做?他主张乡村建设的路怎么走?这里,又有三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
7
(三)
“精神的陶炼”,即志愿服务乡村的建设者的精神培育,是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 梁漱溟一再说明,他的最基本的思想,是“以‘人’为本”:因此,他不仅...
8
《梁漱溟论乡村建设》语录
...
9
(一)社会重心由城市移植于乡村
...
10
1.解决中国整个问题之道
我所主张的乡村建设,乃是解决中国的整个问题,非是仅止于乡村问题而已。 ——《自述》,《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31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版 民族自觉的...
11
2.解决中国问题的动力: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
中国大局的解决,要靠两个力量:一个主力,一个副力。主力即文化运动团体,……全国的乡村运动团体,成一个大的联合组织,这个是解决中国问题的主力。所谓副力,就是现政权...
12
3.从农业引发工业是我们翻身之路
在中国好像顶急的是经济建设,然而非政治问题有相当解决是谈不到的。 ——《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89页 中国的经济建设必从复兴农村入手。 ——...
13
4.组织农民,走“合作”之路
近百年来,西洋文化的战胜,胜于其组织能力;中国民族的失败,败于其散漫无力。中国国家虽地大人多,以其散漫,遂等于无力;散漫无力,实为中国近百年来所以失败的唯一原因...
14
5.“养人”之路:为农民寻得精神上的出路
现在资本主义下的工商业,只是发财的路而不是养人之路。……农业则不是发财的捷径而正是养人之路,尤其是从“合作”发达起来的农业,最是养济众生的一条大道。 中国从合作...
15
(二)乡村建设路怎么走:村学、乡学实验
...
16
1.“乡约”的补充改造
我们的组织有两点:一是从理性求组织,一是从乡村入手。……这两个地方,原来就是中国社会的根,……我们现在就是要从这根上来生长新芽。这个新的芽——新的组织……即中国...
17
2.村学乡学的试验
村学乡学不单是一个学校。……最好说他是个学校,而同时也就是一个乡村组织。……他是包括全乡而等于一乡;可以说乡学即乡,乡即乡学。……一乡有多少村,多少人口,那么,...
18
3.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合一
中国的问题原来是混整之一个问题,其曰政治经济文化三问题者,分别自三方面看之耳,并不是当真有分得开的三个问题。因此,在这一大问题中,苟其一面得通,其他两面皆通;若...
19
4.政教合一
教育(包学术而言)在我们理想的社会制度内,应居最高位领导一切;在今日未达理想之域,也不要附属于政权下,完全听政权支配,而应当保持相当的独立性。这样,乡村运动团体...
20
(三)固有文化乃建国之本
...
21
1.以中国固有精神为主的东西融合
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根?(1)就有形的来说,就是“乡村”;(2)就无形的来说,就是“中国人讲的老道理”。 我们中国,偌大一个民族,有这么些人在一块生活,他总有他过日...
22
2.伦理本位——“中国老道理”之一
伦理关系,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何为伦理?伦即伦偶之意,就是说,人与人都在相互关系中。人一生下来就有与他相关系的人(父母兄弟等),人生将始终在与人相关系中而生...
23
3.教化、礼俗、自力——“中国老道理”之二
从来中国社会所赖以维持者,不在武力统治而宁在教化;不在国家法律而宁在社会礼俗。质言之,不在他力而宁在自力。贯乎其中者,盖有一种自反的精神,或曰向里用力的人生。 ...
24
4.人生向上之义——“中国老道理”之三
此刻乡下人最大的不好即贪图近利;看利看得太近、太小……他于稍远一点、大一点的事,便不敢作此想。可是现在的事情,非大做不行,非往远处看不行。要知道大的创造之气没有...
25
5.崇尚贤者——“中国老道理”之四
中国的科学不发达,可是它有一种对于人生向上,对于道德的要求;从这种要求出发,则要尚贤。中国不能有团体组织则已,如果有团体组织,那么,这个尚贤的风气仍要恢复,事情...
26
(四)精神的陶炼
...
27
1.立“深心大愿”:精神陶炼要旨
“精神陶炼”这一科,原来的名字是“乡村服务人员之精神陶炼”,在讲明有志服务乡村的——乡村建设运动者——应行具有的精神。…… 我们“乡村服务人员之精神陶炼”一科目...
28
2.朝会:讲学与社会运动的结合
我的主张——要复兴古人讲学之风,使讲学与社会运动打成一片。……朋友们在一起相处,虽然是一种团体生活,但没有什么会章。大家只是以人生向上来共相策励,每日只是读书,...
29
孤独
现在天未明,众人都在梦中,我们已经清醒;众人都在休息,我们已经工作。于此即有先众人而劳作之意。许多人在一块,大众熙熙融融是一种乐;但孤独也是一种乐。孤独似是凄冷...
30
以出家的精神做乡村工作
真正的和尚出家,是被一件生死大事,打动他的心肝,牵动他的生命;……我同样是被大的问题所牵动,所激发。……在佛家原是为众生,悲悯众生,为众生解决生死;这种不忘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