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思想道德,是“建设”还是“建构”
2025年08月10日
青少年思想道德,是“建设”还是“建构”
2000年夏天,正在阅读一本教育书籍的妻子突然让我做一道选择题:
假设我们要从以下三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位来造福全世界,你会选择哪一位呢?先来作一些对比:
候选人A:
●笃信巫医和占卜家
●有两个情妇
●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好马提尼酒
候选人B:
●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
●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床
●读大学时曾经吸食鸦片
●每晚都要喝一品脱(大约一公斤)的白兰地
候选人C:
●只是国家的战斗英雄
●保持着素食习惯
●从不吸烟,只偶尔来点啤酒
●年轻时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
“你会选择哪一位?为什么?”妻子的问话背后必定有着某种阴谋。
“选A或者B吧,但是绝对不能选C。”
“为什么?”
“因为除了圣人和邪教徒,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纯净到没有任何错误的。无论圣人还是邪教徒做了总统,都将是人类之灾而不是人类之福。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在学上帝—按自己的原型塑造别人、要求别人。只有选择一位曾经患过不害及他人的小错误,且有着人类本性中存在的正常欲望的人当总统,他才会以人的要求来看待他的选民。”
妻子的脸色由惊讶而变为信服,她递过那本书,上面的选择题后面写着:
是不是觉得这些信息已经足够帮助你决定最佳人选了呢?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个容易的抉择,现在让我们来揭晓答案,看看你选择了谁……
候选人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候选人B是温斯顿·丘吉尔,候选人C叫做阿道夫·希特勒。
从此以后,每次听人激情满怀地谈论起社会风气沦丧、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迫在眉睫此类话题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这道选择题。虽然从大方向上来讲,我极为赞成“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倡议与行动,但结合自己近20年来的教育实践与思考,我觉得这次《意见》所推动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与施行的方法,都有必要作一点冷静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