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童谣架起沟通的桥梁
2025年08月10日
让新童谣架起沟通的桥梁
在日前举行的北京新童谣推广普及座谈会上,一幕小插曲让所有与会者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一位参会人员在发言中为说明新童谣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准备念一首孩子创作的新童谣《自来水》,可刚一说出题目,坐在旁边的宣师一附小学生史文豪立即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抢先脱口而出:“我叫自来水,北京水缺乏,大家都要珍惜我,时时刻刻关紧我,不要让我常流泪,无故把我来浪费。”
优秀的童谣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养料。优秀的童谣韵律优美、琅琅上口,容易接受、易于理解,是学生学习知识、表达感情的最好教材,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倡导开设《北京童谣》校本课程的宣师一附小校长杨英就深有感触地说,新童谣让孩子通过他们喜欢的内容与形式受到教育,规范自己的行为,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与认知心理,“从这一点说,我们不仅仅是开设了一门课程,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新途径。”
“教学楼,真热闹。杨柳青青花儿俏。同学们,蹦又跳。讲文明,懂礼貌。见老师,问声好。见同学,问声早。爱环境,出新招。校园美,齐欢笑。”这首小学生自己编写的新童谣,成了教孩子懂礼貌讲礼仪的德育歌。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王丽萍老师动情地讲了学生的几件小事:自从学校用童谣进行尊重老师的教育后,孩子们从感情上和老师更亲近了。
一首好的童谣就是一座和孩子沟通的桥梁。给孩子真正的爱,就为孩子们创作他们真正喜爱的歌曲吧!让美好的童谣伴着孩子走过美好的童年,让金灿灿的阳光洒满他们幼小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