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识不足成为解决问题的“瓶颈”

社会认识不足成为解决问题的“瓶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杜亚松教授强调: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须引起社会重视。他说,由精神卫生问题所带来的社会资源负担的压力越来越严重了,其中包括消耗医疗资源,不能实现完整的社会劳动力。杜亚松教授指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由精神卫生问题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而排在了癌症、爱滋等疾病之前。此外,儿童是明天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未来。问题的严峻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亟须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长期以来,人们要么耻于谈心理问题,要么认为没什么大不了。此外,社会资源配置的不足也是一个瓶颈。相对于全市60万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青少年,目前从事儿童精神科工作的医生却只有10来名,整个中国也还不到100名。问题的提出正有待于我们去正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