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支招(上篇)

专家为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支招(上篇)

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一时间,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日前,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孙宏艳。

▲问题: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现状:一段时间以来,这样一些信息充斥了我们的视野和耳膜:几个初中学生为了打发时间、找点儿新鲜和刺激,就把一个乞丐套在麻袋里,然后是一顿疯狂的殴打和拳击,甚至用上了棍棒,结果导致乞丐死亡;在一项调查研究中,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的打骂教育,竟然滋生出“恨不得和他们拼了”、“长大以后找他们算账”等想法;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放到全国十个城市的近6000份问卷中,有34.6%的未成年人到过网吧;到过电子游戏厅的占29.2%;到过录像厅的占9.5%;到过歌舞厅的占7.4%;另外38.5%选择了“不知道”。

由于网络的普及,少年儿童可能接触的不健康的信息源较多,有的未成年人面对网络几乎迷失了自己。当被问到“你都访问过下列哪些站点”时,24.1%的被访问少年儿童选择了“聊天室”;23.4%选择了“交友天地”;17.0%选择了“影视娱乐”;7.2%选择了“占卜星座”;1.8%选择了“成人保健”。

这些事件和数据一次又一次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专家支招——尊重是前提体验为途径

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校、家庭挂在嘴上、惦在心里的一件大事,可是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不仅仅只是几句空口号,而能深入孩子的心、乃至影响他们的行为呢?

从事德育工作多年的孙宏艳所长告诉记者,要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应从尊重与体验两条原则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