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科技园区的内涵及演变
第一节 科技园区的出现及发展
一、科技园区的起源——斯坦福大学与硅谷
二、科技园区的区域兴起(1950~1960年)
三、科技园区的全球蔓延(1961~1970年)
四、科技园区的低速发展期(1971~1980年)
五、科技园区的快速发展期(1981~1990年)
六、科技园区的稳定发展期(1991~2007年)
七、科技园区的变革发展期(2008年至今)
第二节 科技园区的类别与用名
一、国外学者对科技园区分类及名称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对科技园区分类及名称的研究
三、国内科技园区的发展及分类
第三节 科技园区的概念及要素构成
一、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二、科技园区的内涵及要素构成
三、科技园区的作用发挥
第四节 科技园区的发展趋势
一、从企业、产业聚集到创新聚集是园区发展的理念趋势
二、研发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是园区发展过程中永恒的技术趋势
三、从综合园区向专业园区转变是园区发展的业态趋势
第二章 世界主要的科技园区
第一节 美国硅谷
一、园区概况
二、硅谷出现的客观原因
三、硅谷文化
四、硅谷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五、美国其他的科技园区
第二节 英国硅沼
一、园区概况
二、剑桥科技园的成功经验
三、剑桥科技园目前存在的问题
四、英国科技园区的发展历史
五、英国其他的科技园区
第三节 法国索菲亚科技园区
一、园区概况
二、索菲亚科技园的成功经验
三、法国其他的科技园区
四、法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第四节 中国中关村科技园区
一、园区概况
二、“一区十六园”简介
三、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
四、中关村科技园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五、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对外辐射和未来发展
第五节 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区
一、园区概况
二、班加罗尔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
三、班加罗尔科技园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四、印度其他的科技园区
第六节 中国台湾地区新竹科技园区
一、园区概述
二、新竹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
三、新竹科技园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四、台湾其他的科技园区
第七节 日本筑波科学城
一、园区概况
二、筑波科学城的成功经验
三、筑波科学城存在的问题
四、日本其他的科技园区
第八节 新加坡的科技园区
一、新加坡科技园区的萌芽——裕廊工业园
二、纬壹科技城
三、新加坡科学园
四、新加坡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
第九节 德国慕尼黑科技园区
一、园区概况
二、德国其他的科技园区
第十节 韩国大德科技园区
一、园区概况
二、韩国其他的科技园区
第十一节 以色列特拉维夫
一、园区概况
二、以色列成为创业国度的原因
三、以色列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第十二节 爱尔兰国家科技园区
一、园区概况
二、爱尔兰国家科技园的成功经验
三、爱尔兰其他的科技园区
第十三节 芬兰因诺波利科技园区
一、园区概况
二、芬兰科技园区的发展
三、芬兰其他的科技园区
第十四节 瑞典西斯塔科技园区
一、园区概况
二、瑞典其他的科技园区
第十五节 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科技园
一、园区概况
二、俄罗斯科技园区的发展
三、俄罗斯其他的科技园
第三章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参照标准
第一节 土地利用标准
一、提高土地开发强度,规定工业用地容积率下限
二、扩大产业用地的兼容性
三、降低园区绿地率,优化绿地布局
四、放宽高度限制实行园区城市设计控制
五、增加园区居住用地,优化其建设类型与时序
六、缩小地块大小
七、有目的地保留一部分“白地”,为园区的长远发展预留空间
八、构建当地的科技园区土地投入评价体系和产出评价体系
第二节 市政设施标准
一、要满足国家统一的强制性标准
二、要符合结合实际的地区性标准
三、要有创新的科技成果应用
第三节 道路交通标准
第四节 生态低碳标准
一、能源系统标准
二、供水系统标准
三、固体废弃物处理标准
第五节 商业和服务业标准
一、服务与作用
二、体现的理念及标准
第六节 创新平台标准
一、打造创新平台的基本原则
二、公共研发服务平台
三、技术交易与版权交易平台
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五、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六、孵化器与加速器平台
第七节 产业聚集标准
一、主导产业的集聚程度
二、主导产业及龙头企业的规模
三、团体标准的参与和制定
四、研发投入及国家级研发机构具备领先性
第八节 区域贡献标准
一、产业结构升级
二、城市化率
三、全要素生产率(TFP)
第四章 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建设与管理的几个关键点
第一节 园区规划
一、规划原则
二、规划内容
三、规划的路径设计
第二节 园区产业生态
一、园区产业生态的表征
二、园区产业生态的重点
第三节 园区运营
一、运营主体的选择
二、运营内容的设计
三、运营成效的评价
第四节 打造创新社区
一、创新社区的内容
二、创新社区的功能区块
三、15分钟生活圈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