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再发展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纵观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无不体现出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永远值得我们自豪的民族艺术瑰宝。正如书法家沈尹默所言,“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这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对于初学书法者而言,临摹是要上的第一课。古往今来人们学书练字的经验证明,临摹字帖是唯一的途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要先摹后临,先追求形体相像,再不断地对临本进行研读、体会,反复训练,循序渐进,最终追求意象一致。临摹并不是自学,当然还需要名师的指导。通过对书法理论的学习和严格的训练,学书者才能获得对汉字结构、笔法、章法、情感表达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认识,才能学会临摹、用笔、用墨,掌握书写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懂得如何由简到繁、如何安排字形结构,了解范本的审美趣味之所在,等等。随着训练的深入,运笔逐渐自如,技能逐渐成熟,思想得到升华,就可以进行创作了。

三笔字是师范类院校的学生今后从业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学好三笔字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笔字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传播审美观念的手段,也是传承民族文化、塑造自身形象的重要载体,是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不断颁布文件,要求加强汉字书写教育,切实提高师范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书法理论的认识和三笔字的书写技能,应西北大学出版社的邀请,我们编写了这本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书法基础》。本书主要从学习三笔字的意义、中国书法史概述、书写工具、书写方法、书写要求等方面做了讲解,并选用了书法史上较有代表性的书碑、书法作品(多为局部)等,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丰富而有针对性。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任振峰

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