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粉笔字的书写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石膏粉笔和黑板逐渐升级为白板笔和可升降白板。
与传统的黑板相比,教学白板通常采用的是金属或磁性金属材质,在表面烤漆形成平滑的涂层。这与传统的水泥、木板、磨砂玻璃表面相比较,表面十分光滑,摩擦阻力很小,书写时难度较大;但由于其表面平滑,以及使用白板笔书写,因而没有粉尘,非常干净,容易清洗。尤其是在电脑机房一类的场所,很符合现代教育环境和设备的要求,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普及程度也很高。
与教学白板相配套的书写工具常见的是白板笔。白板笔的书写特点和用笔技巧明显有别于传统的粉笔书写。在未来的教学环境中,可以预见,白板笔的书写将会成为常见的教学手段,因而我们有必要了解其材料特性、书写特点和用笔技巧等,以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白板笔在原理上与钢笔类似,其墨水一般是以乙丙醇、乙醇和炭黑组成。有时候白板笔书写不流畅,就是因为其成分中的乙醇类物质出现了挥发,炭黑无法正常排出。白板笔分为油性记号笔和水性白板笔。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使用水性白板笔,因为油性白板笔留下的笔痕极难清理,而水性白板笔的笔迹很容易清理。
白板笔的笔头一般呈圆形,且较细。常见的白板笔的笔尖长度为15—20mm,呈圆锥形,有一定的弹性,因而书写时不可用力过大,以免笔头变形。常用的笔头颜色有黑色、蓝色和红色。
用白板笔书写,书写规则与粉笔字的书写一致。首先,要把握字体的结构特征。白板的光滑特性和水性白板笔的流动性,使得白板笔书写很难形成粉笔那种“方”的感觉。如果执意要用白板笔书写方形字,可能会造成笔画的不规则和不流畅感。在用白板笔书写时,可以寻找“圆”的字形特点,因为水性白板笔采用的是挥发性较强的乙醇类墨水,再加上是在几乎毫无阻力的白板上书写,笔的方向不容易掌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笔画具有一定的弧度和轻微的曲线变化,自然地顺应水性笔的笔画流动,对行笔的方向就更容易掌控,写出的字形也就会流畅美观。
在用白板笔书写时,对用笔的姿态要求不是很严格,但也应保持头平、身正、臂曲、足稳的基本身体姿态,以免因身体动作不到位而导致写出的字变形走样。
白板笔的用笔技巧相比粉笔而言较为简单。由于受笔头的形状、粗细和材质所限,白板笔的用笔在遵循圆形结构的前提下,适当地模仿粉笔字的顿挫提按和出锋、转笔、翘笔的运笔技巧。由于白板笔和白板的材料具有流、滑、变的特点,书写时要适当控制用笔力度,力度较大的话不易把控方向。尤其是在笔画转折的时候,力度要适中,笔速要放缓一些。
在字体的表现上,白板笔适合写行书,因为行书的用笔特性更符合白板笔的特点。在字体的临摹练习过程中,除了楷书和行书之外,也可适当地了解学习隶书的结构和笔画特点,体会揣摩隶书的笔画特点和白板笔书写的流动性,通过实践中的积累体会,掌握白板笔的书写特性。
除了常见的白板笔之外,在教学中针对美术等图像表现的专业还会经常用到美工笔。美工笔以马克笔为代表。马克笔一般有两头,一头是较细的圆头,另一头是扁方形。常见的笔头可分为纤维型和发泡型两种。纤维型笔头笔触硬朗、犀利,色彩均匀,设计为多面,随着笔头的转动,能画出不同宽度的笔触。这种笔头适合于空间体块的塑造,多用于建筑、室内、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的手绘表达中。发泡型笔头较纤维型笔头更宽,笔触柔和,色彩饱满,画出的色彩有颗粒状的质感。一般教学上选择发泡型笔头。马克笔在颜色上也能给出更多的选择,而且在白板上会呈现出类似水彩的半透明效果,很适合美术类专业的教学需求。马克笔的性能比一般圆头的白板笔更加灵活多变。马克笔除了书写文字之外,最大的功能就是绘图,其扁方形的笔头在使用时转动不同的角度,会形成虚实、浓淡等丰富的视觉效果。
使用马克笔绘图时,大体可参考如下的流程。先用冷灰色或暖灰色的马克笔将图中基本的明暗调子画出来。在运笔过程中,用笔的遍数不宜过多。在第一遍颜色干透后,再进行第二遍上色,而且要准确、快速,否则色彩会渗出而形成混浊之状,而失去马克笔透明和干净的特点。用马克笔表现时,笔触大多以排线为主,所以有规律地组织线条的方向和疏密有利于形成统一的画面风格。可灵活使用排笔、点笔、跳笔、晕化、留白等方法。马克笔不具有较强的覆盖性,浅色无法覆盖深色,所以,在给效果图上色的过程中,应该先上浅色,后覆盖较深的颜色。并且要注意色彩和谐,应以中性色调为宜,忌用过于鲜亮的颜色。
总之,在使用白板笔和马克笔书写的时候,应该了解其“流、滑、变”的基本特点。具体的运笔技巧和感觉需要学习者大量的实践和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