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字练习中应解决的问题

二、粉笔字练习中应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粉笔字的笔画练习中首先要把握用笔的要领。

粉笔字的起笔一般要求欲横先竖、欲竖先横,有藏笔之势;行笔要稳健,用力要均匀,使线条流畅有力。写转折笔画时,在转折处要有顿挫用笔;写曲线笔画时,手应随笔画的弯曲而捻转粉笔,忌随意用笔而使线条形成折带状,造成线条有无力、薄弱之感。收笔一般要有回笔之势,钩、撇、提、悬针等的收笔要顺势提笔而出,但须保持内力不变、力送到头。

在书写过程中,并非每笔都按上述要求交代清楚,尤其对处于次要位置的笔画,应该藏笔的可做露笔处理。由于粉笔字书写应有适当的速度,所以起笔、收笔的藏笔效果并不明显,有“意”即可;但无论是书写主要位置的笔画还是次要位置的笔画,都要做到笔笔到位。

第二,正确处理粉笔字的结构关系,使笔画组合得当、字体严谨美观。

进行粉笔字练习关键在于笔画组合,组合的关键又在于正确处理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穿插呼应关系等。粉笔字是方块字,因而要使字的外形呈方形。但字的方正不是绝对的,而是整体感觉。大部分字只是某些笔画的起笔或收笔端点处于方块之边缘(极少部分略超出),而其他部分都在方块之内。在练习的过程中应首先形成“字为方形”的认识,结合粉笔自身的硬笔特性,逐渐体会并表现粉笔字整体的方的感觉。

在练习之前,要分析字的结构和比例。粉笔字分为独体字和组合字两种。组合字又分为上下组合、上中下组合、左右组合、左中右组合、上下左右组合、里外组合、参差组合。进行粉笔字练习,分析研究组合字各部分所占比例的大小,对于准确定位每个字的笔画有很重要的作用。初学时可有意划分组合字各部分的比例,反复练习把握组合比例,最终能够做到出手便符合比例。

粉笔字的结构如同人体结构,大部分字上部结构紧凑,下部结构舒展。从美学观点来讲,只有疏密搭配得当,才能产生美感。在一个画面中,物象组合就如同国画中章法的“疏能跑马,密不透风”,而且过渡层次适当,形式美感强。一个字就是一个画面,上紧而不挤满,下松而不空缺,松紧对比适度,协调又美观。进行粉笔字练习把握住上紧下松的规律,便可突破笔画组合“排列易均匀”的难点。

粉笔字的笔画位置并无多大的调整空间,书写时相差一点都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尤其是关乎笔画间相互联系的一些微妙处理更让练习者作难。因此,笔画如何争让穿插、怎么呼应,穿插呼应到什么程度,才能处理好笔画的位置关系,成为摆在练习者面前的难题。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注意观察范字,掌握粉笔的特点,线条的微妙变化会使线条间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通过训练把握规律,熟练掌握写法,笔画的合理争让穿插会使字的各部分之间增强联系,笔画之间的相互照应会使字形神不离。

粉笔字虽然是方块字,但大部分均衡而不对称,书写时稍不注意就会使重心偏移,而出现东倒西歪的现象。有时确因写得歪斜而导致重心不稳,有时是由于所写字的左右分量不均衡或头重脚轻而失去重心,有时则因为笔画的穿插影响甚至破坏了字的稳定。所以,在进行书写练习时,首先要将字写端正,然后通过进一步的训练,能够表现出字的左右部分等量不等形的感觉和字的稳定的效果,能够处理好影响稳定的穿插笔画。在没有足够的驾驭能力的情况下,一般不主张写倾斜式粉笔字。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尽量一笔一画地把笔画动作写到位,将结构特点把握好,不要一开始就刻意追求连笔效果。使笔画和结构达到清晰流畅之后,再进一步练习行书中细微的连笔变化。

粉笔字由于是方形字,所以在方框内练习十分方便。但在方框内练习时必须明确哪些笔画顶格,哪些笔画收缩,什么样的字笔画破格。根据对人的视觉感受进行分析可知,凡平行于方框线的笔画会给人以扩张感,故而书写这类笔画应适当收缩,称为“满收”,如写“国”字;凡与方框相交的笔画顶格书写会使人感到较为恰当,如写“单”字;而与方框的相交点少的字,置于框内来写则显小,如菱形字“令”,只有适当破格,才会使人感觉大小适宜。粉笔字的书写追求的是视觉上的大小一致,而实际上的不一致。只有适当地空放满收,才能保持字的整体感觉大小适当。对字体大小的练习,可以在书写之后站到一定距离外观察字体的大小比例,进一步练习时再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