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字的结构章法

四、粉笔字的结构章法

粉笔字的结体和毛笔字、钢笔字的基本一致,学习时可参考毛笔字、钢笔字的经典范例,做到造型准确、挥洒自如。粉笔字的书写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教学展示的需要,因而在章法上更倾向于整齐、规范、易识别、美观等特点。

1.平稳整齐、规范易识别

粉笔字的书写在形式上与文本的阅读习惯一致,大多数是横向的,因此,文字之间的横向联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书写时要注意从左到右形成水平直线。要尽量避免上下歪斜,写第二个字时要与第一个字对齐,保证字行平整,字距窄,行距宽,行间距大体相等,在视觉上形成整齐规范的效果,从而实现粉笔字的基本功能,即便于学习者的识别。

2.平稳中求变化、形态美观

粉笔字书写在整齐规范的前提下还要进一步表现丰富的变化性。如果一味地追求整齐,可能会造成机械呆板的感觉,王羲之就曾评论这种僵硬板直的书体“状如算子”。所以在书写楷书时,应多体会毛笔书法中丰富多变的章法布局,在平稳整齐中寻找微妙又丰富的变化感。在书写行书时,强调流畅性和速度感,结构上可大胆倾斜,形成飘逸的姿态。不论是书写楷书还是行书,在寻求结构和布局上的变化时,都要动中取静,于变化中求中正,在整体章法的统一中取得均衡和谐的状态,达到美观流畅的视觉效果。

楷书由于字体形态较方,再加上粉笔自身的书写特性,因而在结构上要尽可能地表现出方正的形态和布局。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唐代书法家张旭在《书断》中说:“行书,乃正书(楷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行书的笔画和结体形态是变化多端的,而且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行书同楷书相比有明显的流动感,这是其书写的快捷、笔画的牵丝萦带带来的结果。这也正是行书的特点。一般而言,楷书行笔较慢而稳健,粉笔接触黑板的力度和行笔的速度均变化不大,而且各个笔画都不连接,笔断而意连;而行书书写迅速、轻盈,行笔的轻重和快慢变化较大,并且笔画连带明显、流利多姿。在笔画的形态上,楷书多方折、凝重,呼应含蓄,节奏感弱;行书多圆转、活泼,萦带显露,韵律感强。在结体字形上,楷书多端庄平正、整齐划一,行书则欹正多姿、错落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