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字的笔画形态与写法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部件,它与结体有机组合,构成了书法美的形式。因此,了解并能够熟练书写各种形态的笔画是写好粉笔字的重要环节。楷书的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挑、折、钩。每种笔画又有多种形态,如钩可以分为横钩、竖钩、卧钩、斜钩、弯钩、竖弯钩、横折弯钩等。每一位书写者因学习书法所用的碑帖不同、书写习惯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对同一形态的笔画会写出不同的面貌来。再加上汉字结构、用笔手法以及粉笔和黑板的特性,从而演化出不同风貌的板书样式。
下面介绍楷书各种笔画的基本写法。
(一)点点是笔画中最小的形态,但它在诸多汉字中反复出现,十分重要。点尽管形态很小,但在视觉上具有收缩、聚拢的视觉特点,书写时要注意表现其凝聚的视觉形态。点可分为基本点和组合点两大类。
1.基本点
基本点主要包括侧点和垂点。侧点的写法是左向斜侧落笔,先轻后重,向下滑行,然后迅速停顿收笔。垂点如水珠自然下垂之状;又因为这种点一般出现在字的最左边,所以也称“左点”。垂点的写法是右向斜侧落笔,先轻后重,向下滑行,然后迅速停顿往上收笔。此外,基本点还包括挑点、撇点和长点等。挑点形如短小的挑画,写法是纵向落笔而顿,再提笔向上出锋挑起,动作要快而有力。撇点形如短小的撇画,写法是左向斜侧落笔而顿,再提笔向左下出锋挑起。(图3-2-1)拉长侧点便是长点,其写法与侧点相同,只是行笔的过程稍长些。
2.组合点
组合点是由基本点组合而成,书写时要注意各基本点互相呼应。组合点主要包括左右点、上下点等几种形式。左右点由垂点与侧点组合而成,往往分布于某一笔画的左右两边,书写时要注意笔断意连。上下点由上下两个侧点组合而成,书写时两点要略有变化才显得生动。(图3-2-2)其他的如并二点、合三点、水旁点等,书写时要根据不同点的组合灵活地处理点的长短和转折变化。
图3-2-1 楷书基本点字体示例
图3-2-2 楷书组合点字体示例
在点的书写表现上,根据不同的字体和结构组合,点的形态也要有相应的压缩或拉伸变化,从而在视觉上形成凝练、饱满的感觉。
(二)横
横画的书写最能体现“起、行、收”运笔三部曲:起笔左向斜侧(与水平夹角约为45度)顿下,行笔略快,收笔往右下顿,形成中间细、两头略粗的细腰横。横画的形态有三种,即长横(在字中往往起到平衡作用)、短横(运笔可以先轻后重)(图3-2-3)、斜横(写法同长横,只是斜度略大些)。无论是长横还是短横,都不要写得太平,一般向右上斜约10度角,这样比较符合观者视线的错觉。
图3-2-3 楷书横画字体示例
(三)竖
竖画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两种形态(图3-2-4)。悬针竖的写法是左向斜侧下顿笔,行笔逐渐上提脱离板面,以惯性出锋,形成针尖状,通常于字或字的某部分居中插下。垂露竖的写法,起笔同悬针竖,行笔均匀有力,收笔时右下略顿。竖画要写得不偏不倚。
图3-2-4 楷书竖画字体示例
(四)撇
撇画主要有直撇、斜撇、回锋撇(图3-2-5)等。撇画的写法是斜向侧下顿笔,行笔逐渐上提,快速而带弧势,收笔倾势出锋。几种撇的写法都一样,只是长短、斜度各有不同。
图3-2-5 楷书撇画字体示例
(五)捺
捺画分为长捺、短捺、反捺和平捺四种(图3-2-6)。捺画的结尾处折向内弯,曲如画圆,收笔时向上轻快地挑出。
图3-2-6 楷书捺画字体示例
(六)提
提画分为短提、长提和竖提(图3-2-7)。粉笔字写提画,笔头稍顿之后向右上提,再提笔出锋,力量由重渐轻。
图3-2-7 楷书提画字体示例
(七)折
折画主要包括横折、竖折、横折短钩、横折弯钩等(图3-2-8)。折画在汉字中出现较多,而且形态各异。书写的关键在于要在折处顿笔,并注意构成折画的线条的夹角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图3-2-8 楷书折画字体示例
(八)钩
钩画包括竖钩、横钩、竖弯钩、斜钩等(图3-2-9)。钩画常常依附在其他笔画上,与其共同构成笔画形态。运笔出钩前一定要顿挫蓄势,这样钩锋才显得稳健有力。
图3-2-9 楷书钩画字体示例
以上是八种基本笔画的楷书形态和写法。汉字的笔画组合较多,但掌握了笔画的基本写法和形态,其他的字形、笔画在原理上大体一致。另外,因这些笔画是手写的,其形态可能会因人而异,甚至同一人写同一笔画也会有所差异。
偏旁是构成汉字的主要部件,是各种点画的固定搭配,是笔画训练与文字书写的中间环节。练好偏旁的写法,在某种程度上对学习粉笔书法和板书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习字时可将相同偏旁的字聚在一起写,举一反三,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