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星

脉冲星

脉冲星是大质量恒星在演化末期而形成的中子星。恒星在演化末期,缺乏继续燃烧所需要的核反应原料,内部辐射压降低,由于其自身的引力作用逐渐坍缩。质量不够大的恒星坍缩后依靠电子的简并压与引力相抗衡,成为白矮星,而在质量比这还大的恒星里面,电子被压入原子核,形成中子,这时候恒星依靠中子的简并压与引力保持平衡。这叫作简并中子态的恒星,又叫中子星。质量更大的恒星则坍缩成黑洞。典型中子星的半径只有几千米到十几千米,质量却在1~2倍太阳质量之间,因此其密度相当大,可以达到每立方厘米上亿吨。由于恒星在坍缩的时候角动量守恒,坍缩成半径很小的中子星后自转速度往往非常快;又因为恒星磁场的磁轴与自转轴通常不平行,有的夹角甚至达到90°,而电磁波只能从磁极的位置发射出来,形成一个圆锥形的辐射区,因而中子星就好像是宇宙中快速旋转的灯塔,它发射的电磁波就好比是灯塔的光束。当光束扫射的方向恰好对着地球的时候,地球上的人们就观察到了急促而有规律的脉冲信号,这就是脉冲星。脉冲星的信号周期就是自转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