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草巧设迷宫

眼镜蛇草巧设迷宫

类似猪笼草、瓶子草一类的著名食虫植物还有眼镜蛇草。眼镜蛇草模样狰狞,它靠“蛇头”中丰富的汁液做诱饵,在颈部设迷宫。进入颈部的小虫,被汁液吸引,一步一步走进陷阱,无一例外地被捕杀。

眼镜蛇草只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和俄勒冈州南部的山地沼泽中,是一种十分珍贵稀有的植物。每一株眼镜蛇草都有几个至十几个瓶状叶,看上去好像一群挺起上身、高低错落的眼镜蛇。不过,这种外表凶猛的植物,遇到稍大一点儿的动物便不堪一击,有的鸟喜欢把它的“瓶子”啄破,取食其中未被完全消化的小虫,喝“瓶”中美味的“肉汤”。

眼镜蛇草的“肉汤”并不是靠自身分泌消化液“炖”出来的,而是由寄生在“瓶”中的细菌“熬”出来的。这些细菌分解了小虫的身体,供眼镜蛇草享用。

眼镜蛇草瓶状捕虫叶生长在根状茎上,高出地面40~80厘米,外面黄绿色并镶有红色的脉纹,十分艳丽。小虫若经不起“花花世界”的诱惑,闯入眼镜蛇草布下的“迷魂阵”,便只有死路一条了。

眼镜蛇草的瓶状捕虫叶是一种变态叶,食虫植物的捕虫叶一般都是变态叶,如茅膏草的盘状捕虫叶、狸藻的囊状捕虫叶等。变态叶是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特化的叶片,除捕虫叶外,特化的还有向日葵的苞叶、豌豆的叶卷须、藕的鳞叶、洋槐的刺状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