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表性人物
(一)世宗大王
世宗大王(1397-1450)李裪,字元正,尊侍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谥号庄宪,庙号世宗,是朝鲜王朝第四代君主,朝鲜王朝第二任国王。他是太宗的三子,在太宗十八年(1418) 世子长兄让宁大君李褆被废后他被册封为王世子。同年接受太宗禅让,在景福宫勤政殿登基即位。
世宗在位期间是朝鲜王朝的鼎盛时期,社会稳定,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长足发展。1420 年,世宗大王开始着手扩充集贤殿,培养学者,钻研学问,研讨制度弊病,确立行政体制。他还主持编纂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天文、道德、礼仪、文字、音韵学、文学、宗教、军事、农业、医学、音乐等领域的书籍,这些典籍成为朝鲜时期文化生活的重要指南。
世宗在科技领域的贡献尤其突出,他主持制造了天球仪、日时计、水时计、自击漏、浑天仪、日晷等天文仪器。1441 年,他主持发明了测量降雨量的测雨器和测量河川水文的水标,并且编著了天文历书《七政算内篇》《七政算外篇》和《诸家历象集》。这台测雨器是世界上最早的测雨器,比意大利人贝内德托发明的测雨器早了近两百年。他还推行度量衡的考证以求物量交易的公正,贡献了经济政策等各种政策制度的制定标准;编撰农学经典《农事直说》为农业发展做指导;制定租税制度的时候为了更好地体现民意,向民众争取意见;设立田制详订所,确立朝鲜王朝五百年间的税收制度。
世宗大王在位期间还整顿了医疗机关,编修《乡药采取月令》《乡药集成方》《医方类聚》等医书;改善监狱设施,禁止滥刑,为防止冤假错案实施三审制度;编撰法医学专业书籍《新注无冤录》,实施人命死伤检验的检尸制度,在刑政上取得了划时代的发展。世宗在位期间还施行了一系列具有人文关怀的政策,年幼的孩童以及老年罪犯可以从轻处罚,官婢的生产假期也大幅增加。
1443 年,世宗力排众议亲自带领集贤殿学士创制了朝鲜文字——谚文(粗俗的文字,供庶民使用的文字)。1443 至1446 年,《训民正音》正式发布之前,世宗还主持编写了《龙飞御天歌》《释谱详节》《东国正音》《洪武正音言训》等文书致力于普及《训民正音》,使用谚文翻译经书和文学书籍。世宗出于民族自尊心与使命感的这一创举在韩国的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世宗在位期间尊崇儒教,实行道义政治,整顿佛寺,弘扬佛法,在景福宫内修建了内佛堂,形成了儒教、佛教以及道教和谐发展的灿烂文化。世宗年间还设立四郡六镇加强边防,同时调查国家地理现状,组织编撰地理志,制作实测地图《东国地图》,完成民族制度的确立,开创了国泰民安的黄金时代。
(二)申师任堂
申师任堂(1504-1551),本名申仁惠,堂号“师任”,是朝鲜中期杰出的女艺术家,擅长写诗、作画与书法。她是朝鲜王朝中期著名学者李珥的母亲。她出生于江原道江陵的两班贵族家庭,其父申命和为当地名贤之士,其母为龙仁李氏李思温之女。父亲申命和于1516 年(中宗 11 年)考取进士,但并未走向仕途。外公李思温将申师任堂的母亲当作儿子抚养,即使出嫁后也让她在娘家生活。因此申师任堂在外婆家长大,向母亲学习《女范》《学问》,并成长为一名妇德高尚的杰出女性。申师任堂19 岁时与李元秀结婚。与其母亲一样,因家中没有儿子,在征求丈夫同意后一直居住在娘家。父亲离世,她在娘家守丧三年之后回到了汉阳。几年后又回到娘家与独自生活的母亲一起居住,并在江陵生下了三子李珥。栗谷李珥的才学正是得益于母亲申师任堂的言传身教。1541 年,申师任堂38 岁,为了打理婆家事务回到汉阳居住。1551 年夏,丈夫赴任水运判官后与儿子一同回家途中,申师任堂骤然离世。
申师任堂不仅是朝鲜半岛贤妻良母的代名词,更是朝鲜第一女艺术家。她早在7岁便可独自临摹画作,具有独特的洞察力、判断力以及敏锐的感知力。她的画作、书法、诗作透露着一种婉约美。申师任堂常以昆虫、葡萄、花鸟、鱼竹、梅花、兰花、山水等为题作画,画作栩栩如生。传闻连院子里的小鸡经过画作都以为画上的虫子是真的,便扑上来啄画差点把纸啄破。
1868 年,时任江陵府使的尹宗羲为了使申师任堂的书法永存于世,对其书法作品进行雕刻并保存于乌竹轩,还亲作跋文。他对申师任堂的书法大加赞赏:“精心雕琢,笔致幽远而高雅,雅致而又静谧,更可见她效仿太任所形成的美德。”
在成长以及生活环境上,申师任堂与普通朝鲜女性是截然不同的。申师任堂的丈夫对妻子的天赋不仅给予肯定,还会虚心接受妻子的意见、胸襟宽广。她没有经历过一般女性在婆家所遭受的精神压迫。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申师任堂才能尽情施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