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冠婚丧祭
二、冠婚丧祭
韩国人一生要举行各种烦琐的仪式,而现在很多形式已被简化。传统仪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出生和周岁
一个孩子的出生,要经历“挂禁线”“三七”“百日”等阶段。有孩子出生的家庭会在大门两边的柱子上挂禁线,禁线是用稻草编织的草绳。如果生的是男孩,就在草绳上挂木炭和辣椒;如果生的是女孩,就在草绳上挂木炭和松枝。这根禁线要连续挂满21 天,凡是服丧期间和患病的人都不得进入这户人家。
三七是指孩子出生后的第三个七天,又被称为“兰宅”,在此期间婆婆要为儿媳妇做美味可口的食物,把蒸糕和海带汤分别送给亲戚、朋友和邻居,向大家表示产妇和婴儿都健康无恙,此后近亲就可以来探望了。
百日是指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百天,宴请亲朋好友以及邻居,让孩子接受他们的祝福。百日纪念是韩国两大送礼习俗之一,因为过去婴儿死亡率很高,如果婴儿能够平安度过一百天,是很值得庆祝的事情,这样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在百日宴上,孩子穿着传统服装,周围摆上甜饼、水果和米糕,来宾向产妇和婴儿赠送衣服等礼品并表达祝福,共祈婴儿健康成长。
周岁是韩国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生日,和百日一样,过去物质匮乏、婴儿死亡率高,人们认为孩子出生满一年是非常好的福气,家人会迎请韩国民间信仰的“三神奶奶”,即掌握小孩出生、寿命和疾病的神,感谢三神奶奶一直以来对孩子的照顾,并供上年糕、水果和丰富的菜肴。周岁宴会邀请亲戚、朋友以及同事等,和他们共同分享孩子的快乐。参加周岁宴的人要送小孩子礼物,过去一般是金戒指,但现在普遍改送现金,既减轻了宾客的负担,也能给予孩子父母养育子女方面的物质支持。和我国一样,“抓周”是韩国孩子周岁宴中不可或缺的一大仪式,家人将米、钱、书、针线、玩具等放在桌上,让孩子自由选择,他们抓到什么就代表未来的志向是什么。因此“抓周”含有给孩子带来福气,让孩子长命百岁的寓意。
(二) 成人礼
韩国成人礼源于高丽时代,深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礼仪的影响,是为男女青年分别举行“加冠”和“及笄”的风俗。当男子到20 岁、女子到15 岁时,家人择吉日为其举行“冠礼”。在古代,因为阴历正月为大,冠礼一般定在正月,男子为“加冠”,即请一位有名望的人士,给年轻人戴上用马鬃制作的纱帽,给男子加冠;女子为“及笄”,给女子授笄的一般是母亲,母亲给女儿挽起辫子、盘成发髻,再拿一个簪子插在发髻上。冠礼表示子女长大成人,可以考虑婚嫁问题了。这种仪式现在已经简化或取消,但作为习俗的延续和演变,学校会集体举行成人教育活动。对青少年进行一定形式的成人教育。在成人教育典礼上,向学生讲述冠礼传统,教育他们担负起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在成人礼这天,学生们身着韩服,男生戴斗笠,行“冠礼”;女生头发编成髻,插簪子,行“笄礼”,向来宾进行跪拜,并进行“祭”“祝”等传统礼仪活动。
现在韩国的成年日大多安排在五月第三个星期一,韩国各地为年满20 岁(虚岁)的青少年举办成人礼活动。成人礼作为传统仪式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宣告青少年成年的同时,激发他们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与义务感。
(三) 婚姻
韩国人的结婚礼法自古以来一直沿用中国古代礼法,直到朝鲜王朝后期,韩国才有了自己的婚俗体系。韩国的结婚礼法包括婚谈、纳采、结婚、回娘家等步骤。
在举办婚礼之前,男女双方的家人在媒人的介绍下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学问及人品等,如果比较满意则双方父母相见并进一步了解,本人结婚前并没有见过对方。如果父母同意结婚,男方先送“请婚书”给女方,女方送“许婚书”给男方,议婚成立。男方在收到许婚书后,写好“纳采文”和“四柱”,用红布包裹好送给女方。女方收到“四柱”后根据传统说法,参考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决定好婚礼的日期和时间后,在白纸上写上“涓吉”二字送还给男方。
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必须穿着韩国传统服饰,为展现新娘的内秀和纯洁,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新娘要一直平举双臂,眼睛以下部位用衣袖挡住。新郎迎接新娘走出闺房时,家中长辈用木勺将红枣、桂圆、花生、栗子等八宝谷物撒在新人身上,寓意早生贵子。然后新人跪拜祖先、跪拜父母、夫妻对拜,这称为“三拜”仪式。伴娘和伴郎也身穿传统服饰,把鸳鸯木酒壶中的喜酒分别倒入瓷杯、玻璃杯和金杯中,让新人喝交杯酒,寓意新人在今后的生活中无论贫贱富贵,都将相敬如宾。喝完交杯酒之后,新人向长辈敬茶,这个时候要双手举茶过顶,边鞠躬边敬茶,等长辈喝完茶后,新娘家进行的礼仪才算结束。
婚礼仪式结束后,新郎晚上在新娘家度过新婚之夜,住进“新房”,这里有一个习俗叫“守护新房”,据说是因为过去为了早点传宗接代,有早婚的习俗,新娘单相思的对象或者情人可能会在新婚之夜把新娘抢走,所以要守护新房;另一个说法是办喜事时恶鬼会接近,“好事多磨”,所以必须守护新房。
新郎在新娘家住满三天,然后和新娘一起回自己家,我们称之为“于归”或“新行”。“于归”之前,新娘家准备大枣和肉之类的礼品带到婆家。出门时,长辈同样用木勺舀起放在红木漆盘中的八宝谷物撒到新人身上。到了新郎家后,新娘被新郎家人撒大豆、小红豆、棉籽、盐等,双脚跨过门里的柴火,寓意为赶走杂鬼。
随后,把新娘家带来的食物放在桌上,新人给公婆行礼,逐一介绍家人和亲戚。这个时候只有新娘给家人磕头,新郎会站在桌子旁边给她介绍家人。如果祖父母还在世,那么祖父母要坐在另一桌。新娘给父母磕头跪拜后,接着给祖父母行跪拜礼。到新郎家后,除了常规的撒八宝、三拜、喝交杯酒、敬茶等仪式之外,还有一个“插鸡蛋”的风俗,即事先把去壳的熟鸡蛋埋在米缸里,新娘进婆家门后用筷子插鸡蛋,能一次插中两个鸡蛋的话,则预示婚后会生下双胞胎。
(四) 寿宴
寿宴指六十周岁花甲宴,一般在长子家中摆上寿宴祝寿,是子女们为年满六十的父母举办的仪式,祝福老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亲朋好友会前来祝寿,整个仪式非常隆重,男性穿戴金冠草服; 女性穿小礼服,大家一起给过寿者赠送礼品。
(五) 葬礼
韩国的葬礼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和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男性丧服为黄白相间。死者入葬后,墓前立墓碑,一个月内,每天灵前供饭;一个月后,每逢初一和十五上供,持续进行一年。一周年时,进行“小祥”祭祀仪式,第二年进行“大祥”仪式。参加葬礼的亲朋好友将吊唁金装在信封里放在门口,送花的话一般送白色或黄色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