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自然条件、人口条件、文化条件

1.房屋的自然条件、人口条件、文化条件

具体而言主要是指:

(1)交通便捷。使用常用的交通工具,从居住地到工作地点或常去的地方不超过可接受的时间并且有时间保障。现代城市的交通状况令人担忧。在大城市里,每天上下班光是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就将近两三个小时。买房的一个实质意义就是买交通。交通距离和交通时间应该成为考虑的首选要素。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交通的快捷也成为购房者衡量楼盘的主要标准之一。如果没有轨道交通,坐公共汽车出行的地段考虑因素应该是避免堵车而选择离上班地点比较近的地方。在有轨道交通的城市,选择地段时距离就不是首要条件,而是时间。如果时间允许,住房选在地段稍偏,但是总体出行状况良好,可以换乘轨道交通的区域周围将会节省不少购房费用。

(2)生活便利。步行10 分钟左右即可到达各类商业服务网点,能满足日常生活物品的采购及其他服务需求。看周边环境,必须以自己选择的新房为中心地,考察“衣食住行”及“开门七件事”的配套究竟如何。

“衣”,可囊括服装店、裁缝铺、洗衣房等,五金修理店也可以算入其内。

“食”,为超市、菜场、油酱店、面包店、饮食店、小吃店等。

“住”,不仅要看自己的房子,也要看周边的楼是怎样的房子,更要看有没有化工厂、电站、加油站、汽车、助动车维修点等,绿化如何也须看;

“行”,不仅要看房子附近有没有地铁或轻轨、有哪些来往车辆、有几个车辆站台等,还要看高架旁的下匝道是不是在你的新房附近,出门是不是单行道等。

如果周边商店林立,生意兴隆,那一定是成熟地段,以后在此地生活很方便。这些店最好离新家100 米左右,太远了买东西不方便,太近了又嘈杂。如果周边有化工厂等,那么空气污染必定严重。有汽车、助动车维修点,吵闹声太大,不得安宁。附近如果有高架下匝道,车辆接车辆,定有噪声。如果出门是单行道,那么叫出租车就不方便,而且骑电动车、自行车都得绕道走。

还得看附近有没有公园、银行、医院,有老人的家庭最好离医院近一点。有孩子的应关心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等,看马路是不是车辆很多。当然,选房不可能十全十美,要看每个不同购房者的各自需求。在考虑周边环境时,您应做“加法”,多想一点,仔细一点。而在选择主要项目时,要做“减法”,要突出自己最需要的,其他的可相应淡化一些。

(3)要看住宅环境。住宅环境包括日照、通风、噪声控制、私密性、绿化、道路等。具体来说,是指自然、人文景观优雅的程度,空气清新状况,有无早晚休闲运动、周末娱乐的场所,社会风气、治安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