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水钟

柏拉图水钟

发明时间:公元前4世纪

我们往往把过去想象为没有时钟的年代,一切都以舒缓的节奏变化。当然,实际生活并非如此简单。在很多历史场景中,人们都得想方设法跟上忙碌的日程。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前347)想用一种方法让他和他的学生们准时起床上课。结果,他成为第一个发明闹钟的人。

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简易水钟就已经存在。它用缓缓流入或流出容器的水滴来记录时间的流逝。也有可能早在公元前4000年的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时钟就已经存在了。而柏拉图水钟的创新之处,在于它的闹铃功能。它用一根管子连接高低两个容器。水在高处的容器里渐渐积蓄,当水位上升到管子的位置,管子便成了虹吸管——一旦高处容器里的水顺管流动,所有的水都会一下子灌进低处的容器里。这个低处的容器几乎是全封闭的,只开了一些小孔。当水从小孔中流出的时候,空气被顺带着挤出去,小孔便像哨子一样发出响亮的声音。就这样,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一起被这个绝妙的闹钟发出的哨声准时叫醒。

其他的古代闹钟也有着相似的工作方式。比如,有这样一种设计,当容器中的水积蓄到一定重量,容器就会掉下,落在下面的桌子上,发出响亮的声音。还有另一种设计,使用嵌入金属球的蜡烛,当蜡烛逐渐燃尽,金属球周围的蜡熔化时,金属球就落到蜡烛底座的金属表面上发出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