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

原子

发明地:古希腊

时间:公元前5世纪

19世纪早期的英国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原子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不可分割元素,这启发了现代人对原子的理解。他的结论在本质上是准确的,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原子还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亚原子粒子,如质子、中子和夸克。

然而,道尔顿的理论只不过是古代哲学的最新诠释。2000多年前的印度和希腊的思想家都曾提出,现实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可分割的粒子组成的。在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出现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为现实的本质而着迷。他们中最突出的有相信现实的一切都是变化的赫拉克利特,认为变化本身是一种幻觉的巴门尼德,还有跟随老师留基伯的步伐、试图中和这两种思想体系的德谟克里特斯。他提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并将这种粒子称为“原子”。

与此同时,印度的耆那哲学将世界想象成由原子构成的样子,并且阐述了一个复杂的确定性理论,来解释这些原子是如何交互,从而形成组成宇宙的物质的。这些原子的古代版本都和现代理论有一些出入,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并不是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正确,德谟克里特斯和耆那哲学的基本概念是相当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