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本我》简介
《自我与本我》这本书是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作的,《自我与本我》共有22章节
1
扉页
果麦文化 出品...
2
超越唯乐原则
在成熟时期,唯乐原则的统治地位得到巩固,但它也像其他欲望一样,无法逃脱被驯服的命运。但无论如何,在刺激过程中引起快乐和不快的事物,既存在于次级过程中,也存在于初...
3
群体心理与自我分析
群体无法明辨是非,却知晓自身强大的力量,所以它既不容异说,又迷信权威。它尊崇权力,将善意的劝告视作软弱的表现,对它置若罔闻。它眼中的英雄必须强大,甚至是残暴。...
4
导论
个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又称“群体心理学”)的区别乍看明显,细究之下实不尽然。虽然个体心理学旨在研究单一个体满足欲望冲动的方式,但仅在极少数特定情况下,它才能对...
5
勒庞笔下的群体心理
与其匆匆抛出一个定义,不如先从现象入手,总结出一些显而易见的特征,再由此出发将我们的研究深入下去。这两个目的,都能通过阅读勒庞(Le Bon)《乌合之众》选段实...
6
对集体精神生活的其他论述
我们之所以从勒庞的论述入手,是因为它着重强调潜意识精神生活,这与我们的心理学十分契合。现在我们必须补充说明一点:他的论述其实并没有什么新意。他对群体心理的表现不...
7
暗示和力比多
我们的研究从一个基本事实出发:群体中个体的心理活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的情绪变得格外亢奋,他的智力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两个变化显然都是为了向其他群体成员看齐...
8
两种人为群体:教会和军队
回顾群体的形态,我们不难发现它的构成形式和发展方向十分多样。有的群体如昙花一现,有的群体旷日持久。有的群体是同质的,也即由同一类个体组成,另一些群体则是异质的。...
9
其他一些任务和研究方向
到目前为止,我们研究了两类人为群体,发现其中存在两种情感联系。其中,个体与领袖间的情感联系似乎比群体个体间的情感联系更具决定性意义。 在群体形态方面,还有许多需...
10
认同作用
在精神分析看来,认同是与他人情感联系的最初表现。它在俄狄浦斯情结(Ödipus Komplex)的史前阶段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小男孩会对父亲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他想...
11
爱与催眠
语言不愧为现实的一面镜子。所以,虽然有许多情感关系被称作“爱”,也在理论上被我们视作爱的一部分,但它们究竟是否最纯粹、最正确、最真实的爱,其实是有待商榷的。在语...
12
群居欲望
以为单凭这个公式就能解释群体秘密的人,恐怕高兴不了多久。我们不安地发现,矛盾只是被转移到了催眠的秘密身上,但其中还有许多没有解释清楚的内容。现在,另一个反对的声...
13
群体与原始部族
1912年,我曾对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的猜想表示认同。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原始形式是由一个强势男子独裁统治的部族。我试图说明,这一原始部...
14
自我的一个阶段
众多学者对群体心理学的论述多互为补充。而面对当今个体五花八门的生活状态,很少有人能鼓起勇气,做一番总结性陈述。每个个体都属于多个群体,他在多个方面与人产生认同,...
15
后记
我们的研究总算暂时告一段落。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断遇到一些新的分支问题。我们把它们暂时搁在一边,但它们其实能促进我们的理解。现在,我们就回过头来,谈谈那些此前被...
16
自我与本我
自我在功能上的重要性,表现在它通常掌控着一个人的能动性。所以它和本我的关系,就像一个旨在驯服马匹的骑手,而马匹的力量其实远大于骑手。唯一的区别在于,骑手用自己的...
17
意识和潜意识
这一章旨在引入话题,其中所介绍的内容,难免只是老生常谈。 区分“意识”和“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的基本前提。它使得精神分析得以理解精神生活中既常见又重要的病理过程...
18
自我与本我
病理学研究使我们的注意力过于集中在被压抑的事物身上。后来我们发现,自我中也存在确属于潜意识的内容,从此,我们希望对自我有更好的了解。从前,我们的研究仅围绕着意识...
19
自我与超我(理想自我)
如果自我只是在感受体系影响下发生改变的一部分本我,是真实的外部世界在心理中的代表,那情况则要简单许多。遗憾的是,还有别的因素掺杂其中。 我们认为自我中也存在分化...
20
两种欲望类型
我们之前说过,如果要把心理本质区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就必须借助它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精神生活中的动态关系。我们也证明了自我受到感受的特殊影响,笼统地说,感受之于自...
21
自我的从属关系
由于我们的素材包罗万象,所以每一章的论述可能都有些文不对题。而且,为了研究新的关系,我们往往还要返回到已经论述过的内容。 我们曾多次指出,极大一部分自我因认同作...
22
障碍、症状与恐惧
症状是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标志和替代物,是压抑的后果。或许是受了超我的指示,自我拒绝参与本我的欲望占有过程,压抑由此诞生。借助压抑作用,自我成功地把那些代表不受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