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编者导言

英文版编者导言

弗洛伊德这封信件的当前译本是对1950年发表的译文的勘误版。同时也收录了爱因斯坦的信件内容[1],这一点得到了其指定遗嘱执行人的许可,并应执行人要求采用了斯图尔特·吉尔伯特(Stuart Gilbert)最初翻译的英文版。弗洛伊德所写的德文版信件的部分内容曾发表于《精神分析运动史》(1933年)第5期中的第207—216页。1933年的英译本部分内容被收入里克曼的《文明、战争与死亡: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三本著作选》(1939年)第82—97页。

1931年,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下设的文学与艺术常设委员会指示国际知识分子合作协会在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之间安排一些书信讨论,“涉及一些旨在为国际联盟和知识分子生活的共同利益服务的主题”,并定期发表这些来往信函。爱因斯坦是该协会最早联系的人物之一,也正是他建议要和弗洛伊德通信交流。随后,协会秘书长于1932年6月写信给弗洛伊德,邀请他参与讨论,后者当即表示同意。弗洛伊德于当年8月初收到爱因斯坦的来信,一个月后他写完了回信。协会于1933年3月在法国巴黎用德文、法文和英文发表了这次通信的内容。然而,德国却禁止了相关的刊行。

弗洛伊德本人对于此项工作并不热衷,并在评论中将其描述为无聊且无用的讨论过程(琼斯,1957年,第187页)。通信的双方从未有过紧密的友好关系,只是于1927年初在弗洛伊德小儿子位于柏林的家中见过一次面。弗洛伊德曾在写给费伦茨的一封信中如此描述见面时的情形:“他(爱因斯坦)对心理学的了解程度大致相当于我对物理学的了解,因此我们聊得很愉快。”(同上,第139页)在1936到1939年之间,他们曾互相写过一些非常友好的信件。(同上,第217—218页,第259页)

弗洛伊德以前也曾就战争的主题进行过论述:内容可见他的论文《对目前战争与死亡的看法》(1915b)的第一部分(“对战争的幻想破灭”),该文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写成的。但是,尽管本文所探讨的某些观点曾在早先的文章里出现过,但它们与弗洛伊德针对社会学问题所撰写的后期著述所包含的思想有着更为密切的关联——《一种幻想的未来》(1927c)和《文明及其不满》(1930a)。弗洛伊德尤其喜欢继续探讨文明应被视为“过程”的观点,他曾在《文明及其不满》一书中(例如第三章末尾,以及第八章后半部分)数次提出这样的观点。他还再一次论及了有关毁灭本能(destructive instinct)的话题,他曾在《文明及其不满》一书的第五章和第六章首次给出较长篇幅的论述,并在后期的著述中屡屡提及(参见《文明及其不满》的英文版编者导言)。

[1]译注:中译本只选取了弗洛伊德致爱因斯坦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