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契丹即帝位
唐朝末年,中央政权分崩离析,地方藩镇割据,连年征伐不断。耶律阿保机挥师南下,率领军队在山西一带大败藩镇军阀刘仁恭,然后又对奚人、室韦、女真(梅老师告诉你:奚人是东胡的一支,善于造车;室韦也称“失韦”,契丹建辽时有部分被合并入辽;女真源于唐黑水靺鞨,也是现在满族的主要组成部分。〕等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展开攻击,连连攻破诸部,最终当上了契丹部落的大汗。
自古以来,契丹部落的大汗都不是终身制,而是三年一轮换。但耶律阿保机任用了许多汉族知识分子,如韩延徽、韩知古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耶律阿保机想效仿中原王朝的皇帝,将大汗之位改为世袭终身制,从而稳定契丹政权。
三年大汗期满以后,耶律阿保机仍旧牢牢占住可汗的位置,其他部落的人就没了当选的机会。各个部落的不满情绪日渐增长,而首先起来反对耶律阿保机的,是他的兄弟们,酿成了史称“诸弟之乱”的夺权斗争。

为了争夺汗位,耶律阿保机的兄弟们前后发动了三次叛乱。辽太祖五年(公元911年)五月,耶律阿保机的弟弟耶律寅底石、耶律迭剌、耶律安端、耶律剌葛等人,发动了第一次反对耶律阿保机的叛乱。耶律阿保机一听到兄弟们叛乱的消息,立即派侍卫前去平叛。由于耶律剌葛等人事先没做好充分的谋划,加上耶律阿保机反应迅速,叛乱很快就被平息了,耶律剌葛等人全部被擒。耶律阿保机不忍心将这些兄弟们杀掉,于是大度地赦免了他们。
辽太祖六年(公元912年),耶律阿保机亲率大军出征西南。但在他出征未还的时候,他的弟弟耶律剌葛在叔父耶律辖底的唆使下,发动了第二次叛乱。这一次,耶律阿保机提前知道了消息,他将计就计,一方面避开耶律剌葛的军队,另一方面召集了诸部的首领,按照契丹的传统习俗,举行了隆重的祭天仪式“燔柴礼”,并宣布自己连任可汗。由于耶律阿保机提前争取到了绝大多数部族的支持,使得耶律剌葛等人极为被动,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只好同意耶律阿保机再次连任可汗。
仅仅过了一年,耶律剌葛便又一次发动了叛乱。这一次,他事先暗中联络并游说契丹乙室部的贵族拥立他为新可汗,在陆续征得各部族同意之后,他们决定突袭并挟持耶律阿保机,迫使他去参加可汗改选大会。耶律阿保机怒极,亲自率领部队追剿耶律剌葛。但此时,耶律阿保机的另一个弟弟耶律寅底石趁机率领人马直扑行宫,夺走了象征可汗权力的旗鼓和祖先神帐。皇后赶紧派人拦截,但仅追回了旗鼓,耶律阿保机又率军追击,才成功追回了祖先神帐。到了这一年的五月,耶律阿保机终于擒获了耶律剌葛。耶律阿保机始终心存善念,即便几个弟弟三番五次发动叛乱,他也没忍心诛杀他们。不久后,耶律剌葛就去投奔了唐朝的晋王李存勖。
自此之后,耶律阿保机基本消灭了本部落内部的反对势力。但当时,契丹还有其他七个部落,这几个部落的酋长依旧要求恢复原有的可汗轮换制度,他们向耶律阿保机施压,让他让出可汗位置。
耶律阿保机以退为进,先交出可汗旗鼓并答应了退位的要求;然后他对七个部落酋长说:“我已任可汗九年,下属中有很多汉人。我如果让出可汗之位,你们必须同意让我领着本部人马去治理汉城。”
酋长们同意了耶律阿保机的要求。于是,耶律阿保机率领手下汉人建立起了新的据点,并开辟出了很多盐田,大力发展盐铁经济。
不久,耶律阿保机派人转告七个部落酋长:“我麾下城池的盐池,产出的盐经常供给各部落食用,我觉得你们应该来请我喝一喝美酒。”
契丹人好客也好酒,那些酋长又觉得耶律阿保机这次很通情达理,便毫不怀疑,纷纷带着好酒前来参加宴会了。
岂知这次的宴会实际上是耶律阿保机精心布置的鸿门宴。酒过三巡,等到大家都喝得烂醉时,耶律阿保机埋伏在帐外的士兵一拥而上,把七个部落的酋长全都杀掉了。在各部落群龙无首之时,耶律阿保机雷厉风行,短时间内以武力统一了契丹七大部落。

神册元年(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改称大圣大明天皇帝,以述律平为应天大明地皇后,立耶律倍为皇太子,建元神册,并大赦天下。
耶律阿保机非常仰慕汉高祖刘邦,因为萧何辅助刘邦的典故,立国之后,他还把拔里氏和乙室氏两个贵族的姓氏改为萧氏,而他自己的姓氏耶律氏则兼称刘氏。耶律阿保机本人还会讲汉语,也一直信任并重用汉人,任命了不少汉族人士为官,让他们帮助制定和完善了契丹的律令和典章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统治体系。此外,耶律阿保机还命人制定了契丹文字,极大地弘扬了契丹的民族文化,促进了契丹和汉族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