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征渤海建东丹

亲征渤海建东丹

辽太祖天赞四年(公元925年),为扩张辽国势力,耶律阿保机率军亲征渤海国。

渤海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权,唐朝时执政的皇族是靺鞨(Mòhé)族的大氏。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玄宗册封靺鞨族的大祚(z uò)荣为渤海郡王,并加封忽汗州都督,靺鞨族政权才正式称渤海国。有了强盛的唐朝做后盾,渤海国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逐渐成为辽东地区的一个强大的国家。

到了五代时期,契丹日益强大起来,逐渐威胁到了渤海国的地位,渤海国想向后梁和后唐称臣纳贡,以寻求保护。但当时中原地区已经陷入了四分五裂的混战局面,四方藩镇诸侯谁都无暇顾及渤海国。

耶律阿保机所率的契丹军队来势汹汹,渤海国没有办法,只好病急乱投医,向同在朝鲜半岛的新罗、高丽求援。可这两个政权素来与渤海国是对立关系,为了自保,他们不仅没有援助渤海国,反而去讨好耶律阿保机,把渤海国给出卖了。

没有了阻拦,耶律阿保机的亲征大军一路畅通。不仅如此,耶律阿保机还让皇后述律平、皇太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以及许多大臣都参与了此次征伐。结果不出所料,到了年底,耶律阿保机所率大军就包围了位于渤海国边境的扶餘(在今吉林四平),并在第二年初将扶餘攻陷。

前有敌军压境,后无援军支援,渤海国国王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派军队抵挡契丹军的进攻。但契丹大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将渤海国的都城上京龙泉府城(在今黑龙江宁安)围住了。见大势已去,渤海国国王只好率领属下献城投降,渤海国至此灭亡。

辽太祖天显元年(公元926年)春,耶律阿保机祭告天地,大赦天下,把渤海国改为东丹国(即东契丹),把渤海国的都城上京龙泉府城改为天福城,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全权掌管东丹国事务。

渤海国被攻灭后,朝鲜半岛的高丽、铁骊等小国慑于契丹铁骑,相继归附辽国,契丹的势力扩大到了渤海沿岸。同时,耶律阿保机还在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流域建立官府,加强了对这些地方的统治,结束了这些地方自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大大增强了辽国的政治实力,也增大了辽国的国土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