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羁绊虎出原

不甘羁绊虎出原

赵匡胤建宋时,夏州(治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这个地方已经在平夏拓跋部手里经营了长达两百年之久。这里广袤的牧场,不仅养育了无数牛羊,更重要的是,还出产良种战马。同时,长期与汉族杂居,这里的农耕业也很发达,可以说是西夏的粮仓。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之后,平夏部落的首领李彝殷立即派人向宋朝进贡称臣,由于赵匡胤的父亲叫赵弘殷,李彝殷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李彝兴,以避讳的方式来表达对宋朝的忠心。宋太祖赵匡胤见这位西北地区的部落首领主动称臣纳贡,便欣然承认了李氏家族在当地的统治权。

李彝兴的孙辈李继捧继承平夏部落首领之位后,宋太宗授他为定难军节度使。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李继捧忽然率一大家子来到开封府(在今河南开封)。

原来,李继捧继位后,他的叔父长辈以及同辈的不少同族兄弟都对他虎视眈眈,认为李继捧没有继承节度使之位的资格。李继捧向赵光义表示自己一家想留在开封府,放弃世袭割据之地。

李继捧一族迁居开封府,对宋朝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宋太宗赵光义当即下诏,同意把李氏亲族全部迁到开封府,并授李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想要趁此机会彻底清除西北平夏部里不忠于大宋朝廷的势力。李继迁是李继捧的族弟,他志向不凡,目光长远。他知道如果李氏一族迁到开封府,那就好比蛟龙离开了水,野狼离开了草原,从此以后再无发达的可能。于是,李继迁诈称要出城为他的乳母送葬,得到应允后便率领数百人在茫茫大草原上策马狂奔,一直跑到了水草丰盈的地斤泽(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才停脚。

宋朝派兵乘夜追击,李继迁和他的弟弟侥幸逃脱,但他的老母亲和妻子都被宋军俘虏了。

负责追击的夏州知州尹宪俘获了一众人马,自觉收获颇丰,于是就松懈了下来,认为逃出去的这队人马应该没什么能耐,肯定翻不起大浪来,就没再追下去。

然而,实际情况和尹宪想的完全相反。李继迁虽然年纪轻轻,但他很有政治头脑,死里逃生后他便和当地的豪强联姻,通过姻亲一下子与那些首领有了紧密联系,很短的时间内就在当地集结了一股强大的势力。

李继迁这个人很擅长演讲,他每次和当地的部落首领举行宴会,都先慷慨陈词,大讲特讲他的族人的赫赫战功和党项一族的光荣历史,在大家备受鼓舞时,语气一变,言语沉痛地说:“我们的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我们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但如今这片土地却被宋朝夺去了!让我们一起努力,抢回属于我们的土地吧!”一番演讲下来,往往群情激奋,党项部落诸首领都表示愿意追随李继迁。

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李继迁开始了光复大业。他先是和弟弟李继冲一道,向当地的宋朝驻军将领曹光实诈降。曹光实认为这哥俩一定是走投无路才前来归顺,于是丝毫不起疑心,仅带着数十个人就前往葭(jiā)芦川(在今陕西佳县)和李氏兄弟见面去了。结果他们还没下马,早已埋伏好的李氏兄弟与党项羌人就立即弯弓搭箭,射向了曹光实和他所带的数十名宋兵,曹光实当场横死。

李继迁杀掉曹光实后,紧接着就攻下了银州,又攻破会州(治今甘肃靖远)。不久后,宋将王侁(shēn)带领大军出征银州,大败了李继迁。此时,李继迁又想了个主意——投靠辽国。辽国把李继迁封为夏国王,还把义成公主嫁给了他。

有了和辽国的姻亲关系,再加上自己拥有的西夏地盘,李继迁在西夏立国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