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儿上位落寞终
辽太祖天赞五年(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忽然病死在从渤海国回皇都的路上,另立新帝成了刻不容缓的大事。
在决定立哪个儿子为帝的问题上,述律平有很高的话语权,但此时的她却偏心了。
述律平有三个儿子: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述律平最宠爱的,是小儿子耶律李胡,可耶律李胡偏偏最不成器,是一个难当大任的纨绔子弟。退而求其次,述律平决心拥立二儿子耶律德光为帝。
大臣们对述律平的举动非常不满,因为耶律阿保机早已立耶律倍为皇太子,此时理应由耶律倍即位为帝。那些支持耶律倍的契丹贵族和大臣们,暗中串联,准备让耶律倍登基。
为了稳定朝局,述律平想尽办法,甚至不惜当朝断腕,震慑了满朝文武。最后,述律平成功帮助耶律德光登上帝位,是为辽太宗。耶律德光即位后,述律平被尊为“广德至仁昭烈崇简应天皇太后”。
耶律德光当上皇帝之后,也和他父亲耶律阿保机一样,垂涎汉地的财富,想率领军队南侵。不仅如此,他的野心更甚于耶律阿保机,他想当汉人的皇帝。
当时,中原地区正处于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出身沙陀的石敬瑭举兵叛变,并以燕云十六州为酬,向耶律德光求援。
耶律德光亲自率兵前往助战,战胜之后,耶律德光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册立仪式上,当时四十几岁的石敬瑭朝着三十多岁的耶律德光下拜,称耶律德光为“父皇”,石敬瑭成为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儿皇帝”。
石敬瑭病死之后,他的侄子石重贵继位。这小伙子很有骨气,不肯再向契丹称臣。耶律德光大怒,想要兴兵问罪。
像先前劝阻耶律阿保机一样,述律平又劝儿子耶律德光不要大举进攻汉地:“汉地不是那么好占的,即使我们真占领了,统治起来也很难,只是白白损耗我们的实力罢了。”
耶律德光也没有听从述律平的建议。因为后晋国内有大辽的内应,一开始,耶律德光很顺利地就打下了大梁城(今河南开封)。礼乐声中,他还得意扬扬地戴着汉族皇帝的冠冕,正式坐上了他期盼已久的龙椅。
但是,没过多久,述律平的担忧就成真了。中原汉人本来就对契丹存有本能的情感抗拒,加上契丹军队到处洗劫百姓,耶律德光所占汉地民怨沸腾,百姓们纷纷起兵反抗。
这时,耶律德光想起了母亲述律平的规劝,赶紧仓皇北返。结果,走到栾城(今河北栾城),耶律德光忽然高烧发热,没过几天就痛苦地死去了。
耶律德光死后,大臣们拥立一向与述律平不合的耶律倍的儿子,也就是述律平的孙子耶律阮为皇帝。耶律阮继位以后,很快就将述律平软禁起来。辽穆宗应历三年(公元953年),述律平在软禁中病逝,一代传奇皇后就这样走完了她的一生。她去世后与耶律阿保机合葬于辽国祖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