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西伐建西夏
宋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李德明病死后,李元昊继任西夏王位。
继位后,李元昊励精图治,整顿号令,严明法纪,对党项诸部进行了更为严厉的管理。他还注重恩威并施,常与各个部落的首领聚众打猎议事,以示亲厚。同时,李元昊还改革了原有的官制,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翊卫司(梅老师告诉你:翊卫司,西夏的中央军事机构,掌统制训练、宿卫戍守及扈从车驾。下设马步军都指挥、副都指挥及诸卫上将军、大将军等职。〕等一系列执政机构,分别交由汉人、党项人管理,同时,他还注意培养治国的人才。
一向好胜的李元昊在对内的改革取得一些成效后,便想对外显示一下自己的军事实力。于是他派大将苏奴儿率领党项大军,对吐蕃的唃(gū)厮啰(luō)政权下手了。

吐蕃诸族自古以来就很看重血统,唃厮啰由于血统高贵,因此被拥为赞普(梅老师告诉你:赞普是吐蕃君长的称呼,《新唐书·吐蕃传》中有“其俗谓强雄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的记载。〕。后来,唃厮啰在青海西宁建立起了政权,附近部落有数十万人归附。
由于唃厮啰接受的是宋朝的册封,长期以来也一直接受宋朝的庇护,对外采取的是抗夏附宋的策略。
这次西夏军的进攻以惨败告终,西夏主将苏奴儿率领的军队遭到了吐蕃军队的强烈反击,苏奴儿本人被俘。
李元昊听说主将被俘,勃然大怒,便决定率大军亲征,可惜打了一个多月,李元昊也没有取得胜利。于是李元昊诈称要和吐蕃人约和,等到守城的主将把城门打开准备和李元昊和谈时,李元昊却突然率军杀进了城中。
此后,李元昊率领西夏大军进入吐蕃境内,他转战四方,四处攻城,取得了瓜州(治今甘肃瓜州东南)、沙州(治今甘肃敦煌西)、肃州(治今甘肃酒泉)三个战略要地。
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实力大增的李元昊正式称帝,是为夏景宗。
称帝后,李元昊派使臣去北宋都城,向宋仁宗宣告自己称帝一事。虽然李元昊在奏疏中的用语极其恭敬,但对于宋朝来讲,西夏一下子由下属国变成了友邦,附属的国主一步登天变成了皇帝,和宋朝皇帝平起平坐,这是宋朝万万不能接受的。
宋朝上下一片愤怒,宋仁宗马上下诏削去了李元昊的官爵,并表示要出师征讨。
宋朝的这种反应,早在李元昊的意料之内。他再次派遣使臣,把宋朝先前赐予他的旌节和诰敕都封匣送回了宋朝,这也表示他彻底与宋朝撕破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