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采访概念篇

第一节 新闻采访概念的缘起与流变

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变迁

一、古代新闻采访活动的萌芽

二、近现代新闻采访活动的发展

第三节 什么是新闻采访

第四节 新闻采访的地位

一、新闻采访是新闻活动的开始

二、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

第五节 新闻采访的特点

一、新闻采访搜集和获取的是新闻信息

二、新闻采访活动的主体是新闻工作

三、新闻采访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新闻的大众传播

四、新闻采访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第六节 如何学好新闻采访

一、通过课堂讲授学习新闻采访知识

二、重视新闻采访实务训练

三、善于学习古今中外新闻工作者的成功经验

第二章 新闻记者篇

第一节 新闻记者概述

第二节 新闻工作者的知识架构(外围知识)

一、日常生活的知识和百科常识

二、法律法规知识

三、外语知识

第三节 新闻工作者的知识架构(核心知识)

一、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

二、和采访任务相关的知识

第四节 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一、新闻敏感

二、知识和阅历

三、政治敏感

四、心理素质

五、社会活动能力

六、洞察力

七、技术素质

第五节 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

一、密切联系群众

二、廉洁自律

三、严谨快捷

四、道义担当

第三章 新闻线索篇

第一节 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上)

一、上级部门和所在媒体的安排

二、新闻工作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现

三、在会议中发现新闻线索

第二节 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下)

一、通过其他媒体(特别是新媒体)获得新闻线索

二、来自非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消息

三、随机巡回采访

四、建立采访基地

第三节 新闻价值的判断

一、时新性

二、接近性

三、重要性

四、显著性

五、趣味性

第四节 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第四章 采前准备篇

第一节 什么是采前准备

第二节 采前准备的意义

一、采前准备可以让新闻记者更好地形成报道意图

二、采前准备可以更好地保证新闻真实性

三、采前准备可以节约新闻记者的采访时间

四、采前准备可以让新闻记者进一步熟悉采访对象

五、采前准备可以让新闻记者少犯错误

第三节 新闻记者在哪些采访前尤其要做好哪些准备

一、采访著名人物和高级官员

二、采访重大典型

三、采访重要会议与活动

四、采访陌生领域

第四节 采前准备的内容

一、知识准备

二、策划准备

三、背景准备

四、了解相关报道

五、熟悉采访对象

六、事务性准备

第五章 采访策划篇

第一节 什么是新闻采访策划

第二节 新闻采访策划的意义和作用

一、获得采访机会

二、搜集真实素材

三、明确采访主题、角度

四、组织人员协同配合

第三节 新闻采访策划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二、全面性原则

三、灵活性原则

四、有效性原则

第四节 新闻采访策划方案的拟定

一、新闻背景

二、新闻主题与角度

三、采访路径和重点

四、访问问题的设计

五、发稿安排

六、人员调配及事务性准备

第六章 资料搜集篇

第一节 资料收集的必要性

一、新闻事实是由许多具体资料组成

二、加深对被采访事物的认识

三、特殊情态下资料搜集是最佳的采访手段

第二节 新闻记者搜集资料的渠道

一、互联网络

二、各种文件(文书)

三、知识性文献

第三节 新闻记者如何搜集资料

一、培养搜集资料的意识

二、取得有关部门帮助

三、采取多种多样的办法获取资料

第七章 访问座谈篇

第一节 访问的意义和作用

一、访问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础

二、通过访问可以获得深层信息

三、通过访问可以核实信息

第二节 做好访问的条件

一、做好访问准备

二、确定访问对象

三、沟通访问时间

四、确定访问场合

五、调整访问心理

六、注意访问细节

第三节 记者访问的技巧

一、创设氛围

二、立足受众

三、利于沟通

四、认清角色

五、理清顺序

六、突出重点

第四节 问题的种类

第五节 访问的方法

一、正面直击法

二、旁敲侧击法

三、痛处下手法

四、步步紧逼法

五、设身处地法

六、明知故问法

七、循循善诱法

八、虚实结合法

第六节 座谈会

第七节 记者招待会

一、记者招待会的由来与演变

二、如何采访好记者招待会

第八章 新闻观察篇

第一节 观察的定义和作用

一、发现新闻线索

二、增强切身感受

三、获得一手材料

四、获得现场细节

五、最佳采访方法

第二节 记者观察的内容

一、观察新闻人物

二、观察新闻环境

三、观察新闻情节

第三节 记者观察的种类

一、参与式观察

二、旁观式观察

三、隐藏式观察

第四节 新闻观察的技巧

一、选好观察方位

二、把握观察角度

三、找准观察时机

四、择取观察重点

五、结合其他方法

六、善于比较观察

七、融思考于观察

第五节 学会培养观察能力

一、培养观察的兴趣

二、观察要抓住特点

三、培养自觉的观察意识

第九章 隐性采访篇

第一节 隐性采访的概念和溯源

一、隐性采访的概念和特征

二、隐性采访溯源

第二节 隐性采访的功用

一、原生态调查

二、使报道生动形象

三、方便获取证据

四、保护记者安全

五、有利于报道刊播

第三节 隐性采访容易引发的问题

一、容易引发法律问题

二、容易引发道德问题

三、容易引发记者惰性

第四节 如何做好隐性采访

一、树立不得以而为之的理念

二、做好采前准备

三、选好装扮身份

四、用好新闻线人

五、注意保护记者安全

第十章 体验采访篇

第一节 什么是体验式采访

第二节 体验式采访的优点

一、获得深层信息

二、得到真情实感

三、产生认识飞跃

第三节 体验式采访的劣势

一、时效性差

二、受限制多

三、主观性强

第四节 如何运用体验式采访

一、选择适当题材

二、多种感官参与

三、进得去出得来

第十一章 新媒体采访篇

第一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变化

一、新闻采访主体发生变化

二、新闻采访来源发生变化

三、新闻采访手段发生变化

第二节 新媒体采访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掌握多种采访技能

二、注意核实信息

三、多种方法融合使用

第十二章 记录核实篇

第一节 采访记录的种类

一、笔记(包含电脑记录)

二、心记

三、画记

四、录记

五、摄记

第二节 记者采访需要记录的内容

一、记者采访时听到的内容

二、记者采访时看到的内容

三、记者采访时想到的内容

四、记者采访时搜集的资料

第三节 采访记录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关注核心信息

二、采取多种方法提高速度

三、多种记录方法配合使用

四、及时整理采访记录

第四节 新闻记者为什么要核实信息

第五节 新闻记者核实材料的方法

第十三章 风险规避篇

第一节 新闻记者要学会规避意外伤害风险

一、做好采前准备

二、联络相关部门

三、做好保密工作

四、善于用好新闻线人

第二节 新闻记者要学会规避法律风险

一、学习和遵守新闻法律和纪律

二、在采访中注意搜集和保存证据

三、严格遵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