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时想到的内容

三、记者采访时想到的内容

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还要记录想到的内容。新闻现场给新闻记者提供的是一种立体的“场”信息,记者可以听、看、嗅、摸,这些信息共同刺激记者的各种感官容易让新闻记者产生灵感,这时的灵感很可能就是新闻主题。但是这种灵感大多是昙花一现,记者如果在现场没有将它记录下来,回头写作时就可能再也想不起来,而失去了现场的这种“场”信息再想有同样的灵感就非常困难,因此记者要学会随时记录采访时自己的心理感受,尤其是那种让自己心潮澎湃,想要立刻直抒胸臆的东西。新华社记者张郇海湾战争时在科威特采访,当他看到科威特700余口油井被伊拉克军队点燃,燃起熊熊大火时,他记录了自己的心理感受:“的确,在溃败之前在占领区进行如此烧掠,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中世纪的争战中胜利者在打败对手之后进行的烧杀抢掠,多少还是以抢夺财产为目的。而点燃这数百口高产油田的暴徒并不会从他们的作为中得到丝毫收益,这只能是一种败军滥杀无辜、渲泄兽欲的疯狂。况且,这一暴行的受害者远远不止科威特,而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多少了解古今战争暴行的中国人,虽然并没有指望占领军像他们所力图要使世人相信的那样循规蹈矩,看到科威特战后油田大火的惨状,还是从心里认同那位科威特男子的咒语:‘这不是人干的!’”[3]记者在现场想到的内容后来就构成了作品的主题,这些内容如果离开现场可能就不会感受到,也就不会激发起记者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