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观性强
体验式采访和普通采访最大的区别在于普通采访中新闻记者只访不做,即只进行新闻采访而不从事或者很少从事到采访对象的具体实践之中。体验式采访是既访又做、在访中做、在做中访,新闻记者将新闻采访和具体的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实践进行采访。这种方式可以让记者体验得更加深刻,但同时也会无形之中增加记者的主观性。首先,记者在这种采访中既是采访者,又是实践者,这种身份杂糅容易造成记者身份错位或者身份倒置,让记者忽略了客观认知而只注重主观感受,或者用主观感受代替客观认知,而这种主观感受又和记者本人的认知水平、学识修养、个性特征、人格品性等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候不排除出现错误的感受,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其次,记者亲自参加一种实践活动,不由自主地会对周围环境、人物以及从事的活动产生亲近感或者认同感。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先后出示一些人的照片给实验对象看,有的出示了20多次,有的10多次,有的只有一两次。结果表明,实验对象普遍对看过多次比较熟悉的照片更加喜欢,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多看效应”。试想多看几眼就会对人们的认知起到作用,更何况身体力行地深入其中去实际操作了。
针对体验式采访主观性强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有一种客观态度。既不能视而不见,否认体验式采访主观性强的问题,同时更不能因噎废食,完全摒弃这种采访方法。在新闻报道中,绝对和完全客观的报道是不存在的,新闻报道是新闻记者采制的,是客观事物经过新闻记者脑力劳动后的主观映现,新闻记者要选择、采访、写作等等,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含有主观活动,没有主观参与就不会有新闻报道,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只是主观性多或者少的问题,不是有或者无的问题。基于此,如果新闻记者在体验式采访中能够运用得当,就不会犯主观性错误,因此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我想这是我们对体验式采访应该有的一种基本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