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获得深层信息

一、获得深层信息

著名记者范敬宜曾经写过一首诗,对作风浮漂的记者提出善意批评:“朝辞宾馆彩云间,百里万里一日还。群众声音听不到,小车已过万重山。”范敬宜这首诗生动描绘了相当一部分新闻记者的日常工作像,他们天天泡会议、听讲话、抄讲稿,不深入基层,不贴近群众,不了解生活,访问蜻蜓点水,观察浮光掠影,搜集资料敷衍了事,而最后的写作只能轻描淡写、应付凑合。我在做新闻工作的时候曾经见过一个电视台的记者一天跑了5个会,而且都要在当天发新闻。这个记者光是路上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哪里还有时间去深入采访,基本上是到了一个会场向主办方要来讲话稿再拍上几个镜头立刻就要赶到另一个会场去,写出来的稿子除了人名和会议内容换一换,风格、结构、语言等等千篇一律。网络和手机媒体兴起后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也让新闻记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数量大增,这就无形之中更加挤压了他们的采访时间,为了抢速度,有些记者花费在采访的时间更少,甚至根本不采访、不核实,道听途说、以讹传讹,这造成假新闻满天飞,新闻反转屡见不鲜。

在体验式采访中,新闻记者可以深入采访新闻事件,有更充裕的时间观察新闻事物。可以见到更多采访对象,通过他们多侧面、多角度提供的新闻素材来进行分析、判断、比较,最后对新闻事件得到更加准确、全面、深入的认知,这样不但可以解决新闻采访简单肤浅、流于形式的问题,还可以避免假新闻的出现。在讲述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时,笔者曾经讲到采访基地,一些经验丰富的记者就是在采访基地实施体验式采访,通过长时间观察和体验某项措施或者政策的落实,从而发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不是记者短暂采访就可以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