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推荐序

第一次看到本书书稿的时候,我眼前一亮,深深被作者的理论深度和实务经验所折服。这是一本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信贷专业书籍,建议每一位信贷从业者都应该作为案头常备书籍好好读一读。

众所周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运行的血脉,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中枢神经。无论是实体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城市建设,还是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民生改善都离不开金融。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目前我国金融资源分配存在失衡,信贷资金过度集中在国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及产能过剩行业,小微企业、三农、绿色金融等领域的供给不足。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2019年,是供给侧改革深化之年,近日官方首次正式提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可以预计,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2019改革的“重头戏”,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将更加精确化。

在我国,小微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70%的专利,80%的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小微企业普遍规模小、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不透明、经营不稳定、易劣化,再加上缺乏符合银行要求的抵质押物,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我国的一个难题。

2017年至2019年期间,政府及监管部门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有关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和法规。2019年伊始,银保监会在1月16日的监管工作会议上强调“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在信贷供给增加的基础上保持融资成本处于合理水平”。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进一步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提高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获得感。2月28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从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抓紧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公平精准有效开展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着力提升民营企业信贷服务效率、从实际出发帮助遭遇风险事件的民营企业融资纾困、推动完善融资服务信息平台、处理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加大对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监管督查力度等八个方面,对落实《意见》精神提出了二十三条细化措施。《通知》要求,商业银行要在2019年3月底前制定2019年度民营企业服务目标。从上述政策及法规来看,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是商业银行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那小微企业为什么融资难和融资贵呢?

企业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经济组织,银行作为一家企业,在从事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过程中,也应当以盈利为目标并兼顾社会责任的实现。商业银行从事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应当遵循风险定价和商业可持续两大基本原理,风险定价的基本要求是收益覆盖风险,商业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获取合理利润。

就信贷业务而言,我们看一个简单的公式,利润=收入-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上述资金成本指的是贷款人发放贷款的资金成本,以商业银行为例,一般可以用银行计息负债的平均付息率来计算,也可以用贷款人的其他无风险投资的收益率来表示,比如国债收益率,不同银行的资金成本是有差别的,并且不完全受银行的控制。从事小微企业贷款,由于单笔额度小,其运营成本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贷款要高得多。另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3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为2.75%,比大型企业高1.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从事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成本也比大中型企业贷款高得多。从以上可以看出,从事小微企业信贷,其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贷款要高很多。

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整体上呈现为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在资金成本稳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如果想实现收益覆盖风险并获取合理利润,需要有效的平衡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让二者实现平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定价。要想实现这一点,小微企业贷款的整体利率应当高于大中型企业贷款利率。但贷款利率也不能太高,如果太高就会出现逆向选择问题,也即好的借款人嫌成本太高,都不来贷款,来贷款的都是不好的企业。

金融的本质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金融的核心是对风险的控制。小微企业规模小、经营不规范、信息不透明,小微企业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再加上小微企业经营不稳定,易劣化,这就导致商业银行很难判断小微企业的预期违约率,这是从事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最大难点所在。商业银行要想推进小微信贷业务,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关键是如何以更低成本获取更多信息,平衡好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之间的关系,能从中获取合理的利润从而实现商业可持续。

和传统信贷业务不同,做好小微企业信贷离不开专门的技术,目前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技术实践,都是从如何破解信息不对称入手的,并形成了不同的技术流派。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德国IPC技术(全手动模式),典型代表有台州银行、美兴小贷;淡马锡信贷工厂技术(半自动模式),典型代表包括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小微贷模式;大数据信贷技术(全自动模式),典型代表包括网商银行、京东金融等。各种技术流派的优势、劣势和适用对象在本书里有详细讲解,这里不再赘述,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各种技术流派有相互融合的趋势,具体区别就在于全手动和全自动各自占比不同。

商业银行要想做好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需要相应的信贷技术和信贷理论作为支撑。目前国内有关小微企业信贷技术和理论的研究虽然很多,但能落地、能用来指导实践的不多,且很多内容已经滞后于形势的发展,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恰逢其时。本书作者长期在商业银行从事信贷管理工作,作者扎根一线,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功底,本书是其多年心血的总结。本书以各个信贷技术流派作为切入点,在对各个技术流派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信贷分析的传统方法、逻辑起点、中观维度、微观维度、反欺诈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信贷风控的未来发展趋势,本书内容系统、翔实且与时俱进,对信贷实务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真诚的希望,能有更多像作者这样的一线从业人员著书立说,将经验分享给大家,也期待作者能有新的成果问世。

孙自通

2019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