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简介
《齐民要术》这本书是由.(北魏)贾思勰著创作的,《齐民要术》共有84章节
1
前 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在中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我们的祖先遗留下了浩瀚无垠、汗牛充栋的文化典籍。为了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我们从...
2
目录
目 录 前 言 导读 序 杂 说 耕 田 收 种 种 谷 黍 穄 大 豆 种 麻 大小麦(瞿麦附) 水 稻 胡 麻 种 瓜(茄子附) 种 芋 种 葵 种 蒜(泽...
3
导读
《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包括农、林、牧、副、渔的综合性农书。后魏贾思勰撰。由于其著作年代久远(距今约有1400多年),经过辗转传抄和翻刻,演生了...
4
序
《史记》曰:“齐民无盖藏。”如淳注曰:“齐,无贵贱,故谓之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 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
5
杂 说
夫治生之道,不仕则农,若昧于田畴,则多匮乏。只如稼穑之力,虽未逮于老农;规画之间,窃自同于“后稷”。所为之术,修列后行。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6
耕 田
《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 《世本》曰:“倕作耒耜。”“倕,神农之臣也。...
7
收 种
杨泉《物理论》曰:“粱者,黍、稷之总名;稻者,溉种之总名;菽者,众豆之总名。三谷各二十种,为六十;蔬、果之实,助谷各二十,凡为百种。故《诗》曰:‘播厥百谷’也。...
8
种 谷
谷,稷也,名粟。谷者,五谷之总名,非指谓粟也。然今人专以稷为谷,望俗名之耳。 《尔雅》曰:“粟,稷也。” 《说文》曰:“粟,嘉谷实也。” 郭义恭《广志》曰:“有...
9
黍 穄
《尔雅》曰:“黑黍。秠,一稃二米。”郭璞注曰:“秠亦黑黍,但中米异耳。”孔子曰:“黍可以为酒。” 《广志》云:“有牛黍,有稻尾黍、秀成赤黍,有马革大黑黍,有黍,...
10
大 豆
《尔雅》曰:“戎叔谓之荏菽。”孙炎注曰:“戎叔,大菽也。” 张揖《广雅》曰:“大豆,菽也。小豆,答也。豍豆、豌豆,留豆也。胡豆,也。” 《广志》曰:“重小豆,一...
11
种 麻
《尔雅》曰:“黂,枲实。枲,麻。别二名。”“茡,麻母。”孙炎注曰:“黂,麻子。”“茡,苴麻盛子者。” 崔寔曰:“牡麻,无实,好肌理,一名为枲也。” 凡种麻,用白...
12
大小麦(瞿麦附)
《广志》曰:“虏水麦,其实大麦形,有缝。麦,似大麦,出凉州。旋麦,三月种,八月熟,出西方。赤小麦,赤而肥,出郑县。语曰:‘湖猪肉,郑稀熟。’山提小麦,至黏弱;以...
13
水 稻
《尔雅》曰:“稌余,稻也。”郭璞注曰:“沛国今呼稻为稌。” 《广志》云:“有虎掌稻、紫芒稻、赤芒稻、白米稻。南方有蝉鸣稻,七月熟。有盖下白稻,正月种,五月获;获...
14
胡 麻
《汉书》,张骞外国得胡麻。今俗人呼为“乌麻”者,非也。 《广雅》曰:“狗虱、胜茄,胡麻也。” 《本草经》曰:“胡麻,一名巨胜,一名鸿藏。” 按今世有白胡麻、八棱...
15
种 瓜(茄子附)
《广雅》曰:“土芝,瓜也;其子谓之。瓜有龙肝、虎掌、羊骹、免头、狸头、白、秋无馀、缣瓜,瓜属也。” 张孟阳《瓜赋》曰:“羊骹、累错、子、庐江。” 《广志》曰:“...
16
种 芋
《说文》曰:“芋,大叶实根骇人者,故谓之‘芋’。”“齐人呼芋为‘莒’。” 《广雅》曰:“渠,芋;其茎谓之。”“藉姑,水芋也,亦曰乌芋。” 《广志》曰:“蜀汉既繁...
17
种 葵
《广雅》曰:“丘葵也。” 《广志》曰:“胡葵,其花紫赤。” 《博物志》曰:“人食落葵,为狗所啮,作疮则不差,或至死。” 按今世葵有紫茎、白茎二种,种别复有大小之...
18
种 蒜(泽蒜附出)
《说文》曰:“蒜,荤菜也。” 《广志》曰:“蒜有胡蒜、小蒜。黄蒜,长苗无科,出哀牢。” 王逸曰:“张骞周流绝域,始得大蒜、葡萄、苜蓿。” 《博物志》曰:“张骞使...
19
种 葱
《尔雅》曰:“茖,山葱。”注曰:“茖葱,细茎大叶。” 《广雅》曰:“藿、薵、葱也;其蓊谓之薹。” 《广志》曰:“葱有冬春二葱。有胡葱、木葱、山葱。” 《晋令》曰...
20
种 韭
《广志》曰:“白弱韭,长一尺,出蜀汉。” 王彪之《关中赋》曰:“蒲、韭冬藏也。” 收韭子,如葱子法。〔若市上买韭子,宜试之:以铜铛盛水,于火上微煮韭子,须臾芽生...
21
种蜀芥、芸薹、芥子
《吴氏本草》云:“芥蒩,一名水苏,一名劳抯。” 蜀芥、芸薹取叶者,皆七月半种。地欲粪熟。蜀芥一亩,用子一升;芸薹一亩,用子四升。种法与芜菁同。既生,亦不锄之。十...
22
种兰香
兰香者,罗勒也;中国为石勒讳,故改,今人因以名焉。且兰香之目,美于罗勒之名,故即而用之。 韦弘《赋·叙》曰:“罗勒者,生昆仑之丘,出西蛮之俗。” 按今世大叶而肥...
23
种 姜
《字林》曰:“姜,御湿之菜。”“茈,生姜也。” 潘尼曰:“南夷之姜。” 姜宜白沙地,少与粪和。熟耕如麻地,不厌熟,纵横七遍尤善。 三月种之。先重耧耩,寻垅下姜,...
24
种苜蓿
《汉书·西域传》曰:“罽宾有苜蓿。”“大宛马,武帝时得其马。汉使采苜蓿种归,天子益种离宫别馆旁。 陆机《与弟书》曰:“张骞使外国十八年,得苜蓿归。” 《西京杂记...
25
园 篱
凡作园篱法,于墙基之所,方整深耕。凡耕,作三垅,中间相去各二尺。 秋上酸枣熟时,收,于垅中穊种之。至明年秋,生高三尺许,间去恶者,相去一尺留一根,必须稀穊均调,...
26
栽 树
凡栽一切树木,欲记其阴阳,不令转易。〔阴阳易位则难生。小栽者,不烦记也。〕 大树髡之,〔不髡,风摇则死。〕小则不髡。 先为深坑,内树讫,以水沃之,著土令如薄泥,...
27
种枣(诸法附出)
《尔雅》曰:“壶枣;边,要枣;樲,酸枣;杨彻,齐枣;遵,羊枣;洗,大枣;煮,填枣;蹶泄,苦枣;皙,无实枣;还味,棯枣。”郭璞注曰:“今江东呼枣大而锐上者为‘壶’...
28
种 李
《尔雅》曰:“休,无实李。痤,接虑李。驳,赤李。” 《广志》曰:“赤李。麦李,细小有沟道。有黄建李,青皮李,马肝李,赤陵李。有糕李,肥黏似糕。有柰李,离核,李似...
29
种 栗
《广志》曰:“栗,关中大栗,如鸡子大。” 蔡伯喈曰:“有胡栗。” 《魏志》云:“有东夷韩国出大栗,状如梨。” 《三秦记》曰:“汉武旁果园有大栗,十五颗一升。” ...
30
种 柿
《说文》曰:“柿,赤实果也。” 《广志》曰:“小者如小杏。”又曰:“枣,味如柿。晋阳,肌细而厚,以供御。” 王逸曰:“苑中牛柿。” 李尤曰:“鸿柿若瓜。” 张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