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逮》本在国外的贻误——日本山田罗谷刻本
2025年08月10日
八、《津逮》本在国外的贻误——日本山田罗谷刻本
山田罗谷於一七四四年据《津逮》本覆刻,连版式都一样,是在日本的第一部《要术》刻本。除加译文外,并加圈点和校注。校注刻在书眉上,共二百余条。
由于《津逮》本原误山田没有校正而引起的误解,占校注中很大比重。校正的也有,但很少,如《种葵》篇“皆如种葵法”,“如”原讹作“女”(湖湘本不讹),山田校记:“女字疑如乎”;《作酱等法》篇“鉎”,原讹作“鉒”(湖湘本同),山田校记:“鉒,鉎乎”;上举的“思乐泮水”,校出原本的墨钉是“泮”字,比胡、沉等认真。
除少数校正外,大都因误字而误释。如卷前《杂说》“盛裹”原误作“胜衰”,因误释:“《字汇》:‘衰,音催,杀也。’”《柰林檎》篇“以酒淹”原误作“痷”,因误释:“《字汇》:‘痷,音叶,半卧半起久病。’”《种木瓜》篇“苦酒、豉汁”原误作“头汁”,因误释:“苦酒头汁,犹云药头煎,而谓气味之浓也。”《种榆白杨》篇说建筑木材“松柏为上,……榆为下”,“榆”原误作“捐”,因误释:“《字汇》曰:‘捐,着车之环。’”(源出《尔雅·释器》)“葍〔六五〕”引《诗义疏》说旋花属,植物“葍”的根茎可以用灰煨熟来趁热吃,原文是“温噉之”,《津逮》本讹作“温喊之”,因误释:“《韵会》曰:‘喊,扬子狄牙能喊。’”这条不但误解,并且所引亦误。按狄牙即易牙,此句原出扬雄《法言》,原作“狄牙能咸”,“咸”即“咸”字,是说易牙善于烹调,能调和咸淡很合口味,后来误为“喊”,《韵会》袭其误未改,山田竟误引。诸如此类很多,虽由山田疏于判别并孤立乱引,实导因于《津逮》坏本。一八二六年仁科干加上序文再据山田本覆刻,明治年间(1868—1911)还有重印,小出满二称其“圈点费力,不免武断(一)”,坏本在日本的传播,可以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