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典型例题
【例题1】(2018·上海)机械波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是:①存在一个做振动的波源,②在波源周围存在_________;机械波传播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识记性知识点。依次应填入:介质、振动形式、能量。
【例题2】(2019·上海)两波源Ⅰ,Ⅱ在水槽中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为波峰,虚线为波谷,则( )。
A.a是振动始终加强的点
B.b是振动始终加强的点
C.a和b都是振动始终加强的点
D.a和b都不是振动始终加强的点
【解析】本题应理解振动始终加强的条件是振动频率相同的相干波源,从本题图示两列波在同一介质中波长不同,可以得出振动频率不同,因而得出a和b都不是振动始终加强的点,选D。有的同学不加思考得出波峰波峰或波谷波谷相遇振动始终加强,就是没有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机械记忆。
【例题3】同一地点的甲、乙两单摆,在相同时间内甲振动35次,乙振动21次。若甲的摆长为45cm,则乙的摆长_________cm。
【解析】两单摆在同一地点,表明在重力加速度相等的情况下,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本题根据在相同时间内两单摆振动的次数,可以得到两者的周期之比,从而得到甲、乙两单摆的摆长关系。

(例题2图)
因为
,
又因为
。
【例题4】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0.4s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0.4s,则( )。
A.波的波长为4m
B.波的周期为0.8s
C.波传播的速度为5m/s
D.经0.4s,P点沿x轴经过的路程为2m
【解析】本题是一道根据波形图求未知量的题目,波长可以直接由图中得出,可见选项A是错误的;求周期时要知道一个周期内波形移动一个波长,根据题意选项B也是错误的;而波传播的速度要根据波的波长和周期计算得出;根据形成波的质点不会随波迁移,只是在其平衡位置两侧来回振动,可以确定选项D错误。
由图及题设已知条件,可知波长λ=8m,经过0.4s波形图移动了1/4波长,得T=4×0.4s=1.6s,所以
。

(例题4图)
选项C正确。
【例题5】如图所示是两列相干波的干涉图样,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图中C点为AB连线的中点,则A,B,C,D,E五个点其中振动加强的点是_________,振动减弱的点是_________;如两列波的振幅都为10cm,则A点的振幅为_________cm;图示时刻C点的振动方向_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
【解析】本题是一道观察、分析波的干涉图样的题目,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波峰与波峰叠加、波谷与波谷叠加是加强区,而波峰与波谷叠加是减弱区。题图中的C点在加强区的线上。

(例题5图)
振动加强点是A,B,C;振动减弱点是D,E;A点的振幅为20cm;
根据波的传播方向,C点正向波谷方向振动,故C点向下运动。
本题考查波的干涉图样,要求能在干涉图样中对加强点、减弱点的振动情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并进行判断。